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伊春新聞網  >  林海濤聲  >  網絡美文
記憶中的年味
//story.dbw.cn  2018年02月27日 14:00:39

  現在的年味是越來越淡了,於是記憶中的年味越來越令人回味無窮。

  記憶中的年味是耍出來的。

  記得小時候的花燈很多,鄉間小路、街頭巷尾,每年的春節都蜿蜒著耍燈的隊伍。聲勢浩大的龍燈、花枝招展的花鼓燈、幽默吉祥的獅子燈,這班走了那班來,節目豐富,花樣繁多,熱鬧非凡。孩子們呼朋喚友地跟著歡跑,大人們喜笑顏開地品頭論足。我的一個初中同學就是依靠每年春節唱花鼓燈給自己掙足學費的,去年春節時看到她,說起花鼓燈,她說已經湊不齊一個班子了,很是遺憾。

  記憶中的年味是蒸出來的。

  年糕、年餃、年粑都曾是過年的重頭戲,這些都是需要隆重准備的。糯米早早地浸泡起來,幾天後嬸嬸大媽們熱熱鬧鬧聚到一起用石磨一點點磨,你放豆來我推磨,歡笑聲中嘎吱嘎吱磨出雪白的米粉子,然後漏水,押乾。大鐵鍋架起來,大柴火燒起來,全家大小動起來,做年糕,捏年餃,搓年粑,放入大鐵鍋裡蒸起來。熱氣騰騰裡,年糕、年餃、年粑長大了,長胖了,白白乎乎的一個個,真是喜人!年糕蒸得大,來年順;年糕蒸得胖,來年旺。

  記憶中的年味是拜出來的。

  拜年,那時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事情。大年初一一大早,興奮地穿上新衣服,三五成群激動地出門了,挨家挨戶敲開鄰家的門,聲音洪亮地叫著『拜年』。最是調皮搗蛋的小孩,這一天也會受到最熱情的接待。糖果塞滿口袋,歡樂的腳步跑在村莊裡,比誰拜的糖果多,看誰拜的人家多。那份純淨的歡喜,至今想起仍舊忍不住心花怒放。

  如今的年,花燈幾乎看不到了。雖然有大肆鋪陳的煙花鞭炮代替,但這種空噪的巨響顯然因缺少人氣而顯得單調,不像花燈那般帶著世俗的溫暖喧囂。如今過年的小孩,基本上都在電視電腦前或抱著手機度過他們的春節,零食豐富,壓歲錢充足,但是少了那種獨特的質朴歡樂。如今的大人們,不會再費心蒸什麼年糕一類的了,因為超市裡什麼也不缺,他們春節的時間大多粘在牌桌前了,拜年也越來越簡化,一條微信就了事。 日子豐富了,年味卻淡了。大概真如大家所說: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都像在過年,年味當然要淡。這應該是好事吧,可我怎麼那麼想念小時候的年呢?

作者:王月冰  來源:伊春日報  編輯:李春紅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