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三十餘年,最近纔第一次體驗我國醫學的寶貴遺產——針灸。作為一個『中級恐針癥』患者,那麼多針同時紮在身上,滋味實在難以言喻。
不過,總比疼好,走路太累,累到回來一個多星期還腿疼、腰疼,這就是去重慶的後遺癥。
重慶山城的別號聽說已久,可只有雙腳踏踏實實地走在山城的大地上,纔真切的體驗到『名城危踞層岩上,鷹瞵鶚視雄三巴』的山城氣勢。山即是城,城即是山不是說說而已。
作為一個膝關節積液患者,重慶輕描淡寫間就給我上了結結實實的一課。導航距離600米,幾分鍾的路程,走著走著就上當了。一會兒下幾層樓梯,一會兒坐一段電梯。在立體的重慶,導航常態化失靈,你要學會預估距離。
不過,這種技術活作為初來乍到的游客肯定學不會,乾脆老老實實的使用打車軟件。步行超過七八分鍾,寧可多繞路也要打車,弄得司機師傅多少有點瞧不起我們。而且發現自己竟然暈車,主要是坡坡坎坎,甩尾感、推背感一應俱全。出租車的價格,越野賽的享受。如果嘔吐感不那麼強烈,我都想給司機的車技拍手叫好。
因為地形練就了一身車技,還因為地形,重慶的很多基本交通都是網紅項目,恐怕當初修建的人也萬萬沒想到。因為長而需要買票的皇冠大扶梯,上天入地的神奇地鐵二號線,更不用說重慶名片級的長江索道。游客的數量有時候甚至多過本地人。
盡管交通發達,路上減少步行,可景點內還需走走停停,南濱路、山城步道、三層馬路、涂鴉一條街……光聽名字,就知道這路少走不了。走到膝蓋發熱、走到胯骨發酸,走到……每天都想去按摩室。
發現重慶這裡按摩、足浴的產業真是興旺,網上隨便一搜,基本都是步行可達。盲人技師一上手,便知道哪個穴位該輕,哪個穴位該重。小腿絕對是重災區,我常常把一個小時的全身按摩都集中在小腿上,纔能堅持第二天的行程。話說我的行程真不緊密,主要行程是吃飯,輔助行程是景點消化食,饒是這樣,也走進了醫院。
醫生很老道,按壓後便知是半月板的問題,根源就是走路過多。我忍不住問了一句,『你們這兒的路上坡下坎,對關節是不是不太友好?』醫生坦然道,『重慶和東北地區都是骨關節病高發地區,如果東北是因為氣溫,那重慶就歸結為地形。』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關節外科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該科全年2000多臺手術中,六成以上與關節損傷有關,絕大多數是慢慢積累的勞損性損傷,膝、髖、踝和肘關節最多見。難怪我在等候區看到不少人,有鮐背之年的老人,也有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原來有些事情,真不是習慣就好。
回酒店的路上,耳機裡的音樂應景的播放著《等我們老了就定居重慶》,我不禁低聲跟我的先生感慨:『這地方就得早來,老了別說定居,我來了估計寸步難行。』話音未落,後排的阿姨就出了聲:『這地方幸好是現在來了,等我老了,就走不動了。』
回頭一看,至少65歲以上,對比之下,頓時不好意思起來。原來魔幻的重慶不僅打敗了我的身體,還壓垮了我的心態。
朋友問,像你這樣的人,不能吃辣,不能長距離步行,上坡下坎更是挑戰,那你為什麼總對重慶心心念念呢?特別想用我回答當地火鍋店老板的一句話回答她。
那天航班到達已是深夜,依舊擋不住我們沿著滿街火鍋香味尋找正宗源頭的熱情。一家店老板在門口熱情的招呼,『妹兒?,重慶老味道火鍋,巴適得很,試一下子嘛?』
我摸摸胃,慫慫的問,『有鴛鴦鍋嗎?』
老板瞪大了眼睛:『來重慶就要吃麻辣九宮格嘛,你不能吃辣,來重慶做啥子?』
我直視著老板,驕傲地揚揚頭:『這纔是真愛呀!』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