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習近平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的講話(全文)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聚焦十九大  十九大專題  山東強降雪降溫16℃ 濟南中小學停課 最低氣溫出現在12日早晨  昔日『國貨一哥』22億港元買樓 李寧22億港元買樓  主播陳一發兒疑似復出再被封 觀看人數超過10萬  男子身上綁50部手機被海關查獲 神色異常  劉詩詩為演《一念關山》糾正體態,自嘲:一天下來還挺酸爽的  僅僅幾分鍾!主播陳一發兒疑似復出再被封  吉祥航空否認優先讓外籍旅客登機,對旅客進行補償  『激光炮剪樹枝』視頻用了特效,像『六脈神劍』  穆雷情緒失控怒噴裁判遭驅逐,掘金球迷大喊『黑哨』  上海一脫口秀演員涉嫌偷拍女演員,公司表明立場  非法捕獵20只即可入刑!上海男子捕食33只黃鼠狼 被警方抓獲  秦嵐辛芷蕾上演『塑料姐妹情』,『辛甘秦願』CP發糖了  馮小剛:《非3》帶著笑聲告別,給秦奮和笑笑一個交代  鄧紫棋演唱會穿婚紗摔倒,積極鼓勵粉絲  趙麗穎《醬園弄》女二被換?被楊冪截胡?  開播後風波不斷!一念關山刪女主戲份力捧男主  鄭鈞:嗓子都唱劈了能證明是真唱,對著別人『貼臉開大』  男子吃隔夜菜被送進ICU 醫生提醒:剩菜亞硝酸鹽含量極高  慘遭『殺豬盤』!湖南女子與相親對象打麻將輸12800元  網友在線催廣西老表摘砂糖橘 廣西不光有砂糖橘  黑神話悟空定檔 還原玩家心中的東方魔幻世界  00後男生跟朋友掰手腕致左胳膊骨折 突然聽到『啪』一聲  4名未成年人濫用止咳藥後神志不清 系違規購買  62歲費翔談年齡焦慮 心態讓他更加從容和自信  唐嫣粉絲後援會宣布停更 列出6點問題指責工作室不作為  暖冷大逆轉!氣溫暴跌北方要凍哭 氣溫將呈現階梯式下降  男子600元買整本刮刮樂刮出100萬 本來沒想在店裡刮  輔警威脅查網友個人信息 官方通報 已解除勞動合同  2023十大網絡流行語 此前已公布一版  楊紫 零下二十度光腿直播 具體怎麼回事?  女子在家點外賣碰到親弟弟送餐,網友質疑系擺拍  馮小剛電影重返賀歲檔,帶來《非誠勿擾》系列第三部  人前溫暖,人後抑郁!謝娜自曝生二胎後得產後抑郁  陳志朋被曝兩次偷稅漏稅 還辱罵員工 拖欠員工賠償  『一夜之間什麼都沒有了』!主持人朱丹被騙涉案公司已被吊銷  楊鳴離婚案12月12日開庭 網友紛紛發表評論  朱丹被騙案判決書 具體怎麼回事?  宋仲基LV大秀新造型突破 網友:『宋仲基永遠都是那麼帥!』  海底撈跳科目三顧客嫌吵起衝突報警 具體怎麼回事?  老戲骨馬精武去世 享年86歲  吳艷妮回應整容:只割了雙眼皮 不願因為網絡言論放棄通往美麗的路  楊鳴妻子刪除簡介和與丈夫合照   徐志勝睜眼被系統判定為閉眼 網友:此時無聲勝有聲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伊春新聞網  >  精彩專題

情灑小興安嶺這片熱土

//yichun.dbw.cn  2021年03月25日 09:21:00

情灑小興安嶺這片熱土

——《為了紅松故鄉永存》說開去

白鐵濱

  庚子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心情頗不平靜。四月,從上海探親返鄉,姜孟之先生興致勃勃地到我辦公室,送來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集《為了紅松故鄉永存·伊春生態建設報告》。粗略游覽,恰似清風撲面;繼而研讀,精神愉悅,一掃心裡的陰霾。這是一次真正意義的心路旅行,46篇報告文學向我們展示了伊春林區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恢弘畫卷,弘揚了幾代伊春人『艱苦奮斗、顧全大局、負重自強、開拓進取』的『伊春精神』,折射出中國林業發展的歷史,展示了孟之先生作為一個文化工作者對精神文化傳承的歷史擔當和歷史責任,讓我陶醉其中,留連忘返!

  伊春,素有『紅松故鄉』的美譽。1948年伊春林區開發時,林地面積400萬公頃,林木蓄積4.28億立方米,面積和蓄積量都是中國最大的國有林區。《為了紅松故鄉永存·伊春生態建設報告》在謀篇布局上,孟之先生站在大視野、大格局和全球的角度,以思想的深邃、冷靜的反思和家國情懷,開篇就全景式、多維度、立體地描寫了新中國林業暨伊春林區前赴後繼,不斷探索中國林業發展之路的艱辛歷程。娓娓道來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中國國有林區的道路該怎麼走?如何走出一條中國林業發展道路的重任,義不容辭地落在伊春人肩上的來龍去脈。許許多多十分珍貴的歷史足跡,通過作者蘸滿深情行雲流水的文字,勾魂攝魄,讓我們情不自禁地回望來路,讀之蕩氣回腸。

殷切的期望

  探索之路,需要思想燈塔的領航,以思想之光引領拚搏奮斗之路。

  周恩來總理曾尖銳地指出:『我最擔心的,一個是治水治錯了,一個是林子砍多了,治水治錯了,樹砍多了,下一代人也要說你。』『工業犯了錯誤,一二年就可以轉過來,林業和水利犯了錯誤,多少年也翻不過身來。』他多次強調,『植樹造林是百年大計,總得堅持到21世紀』(《周恩來選集》下卷第447頁),絲毫不能忽視,絲毫不能放松,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如何實現『青山常在,永續利用』,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林情,自己的林業發展道路?沈甸甸的責任,光榮的使命,歷史性地落在了伊春人的肩上。

  建國初期,各行各業都在學前蘇聯的經驗。1955年,在前蘇聯專家的指導下,伊春林區開始皆伐試驗。職工發現了皆伐的弱點,正在成長的青壯年樹木也被砍伐了。中國是一個少林的國家,斷檔期不能過長。而中國專家的意見沒有被采納,皆伐在推廣。

  是以洋為尊,盲目地學。還是勇於實踐,學會揚棄。

  探索之路意味著艱辛,實踐之路漫長而曲折。

  1958年,伊春地委書記王釗提出:『多造林,造好林,采一造一,不留欠賬』。1959年,國家林業部在伊春召開現場會,向全國推廣『采前綠滿山,采後仍是滿山綠』的伊春營林經驗。從此,『采育兼顧』取代了大面積皆伐,向全國推廣。

  中國式林業道路的雛形『采育兼顧伐』,在小興安嶺莽莽林海誕生了。這是林業戰線、特別是伊春兒女獻給新中國成立十周年一份厚禮!

  建國初期,黨和國家領導人站在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角度思索著中國林業的未來之路。上個世紀1961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親臨伊春林區視察。他從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到林業管理體制,從植物的特征到森林的形成,從木材采伐到綜合利用,從林業生產到林區生活,以及如何加強林區思想政治工作等做出明確指示,並欣然為伊春親筆題詞:『充分利用森林資源,盡可能滿足國家和人民群眾各方面的需要』。

  周恩來總理對林業建設關懷備至,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針對國情林情、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林業的主要任務、指導思想、工作布局、方針政策等林業建設的重大問題都有精闢的論述和明確的指示,要求『青山常在,永續利用』。1961年12月28日,在中央工作會議上,周總理提出1962年的8項工作,第一項就是使木材等緊缺資源得到最佳利用。他說,從木材、煤炭、鋼材來看,都是有限的。有限的東西,要不用在最有效的、經濟效果比較大的、利於全局的方面,就很不利。1962年他指出:『林業的經營一定要越伐越多,越多越代,青山常在,永續利用。』並說:『這四句話要聯系起來考慮。不能說越多不伐,一定要給任務。不給任務不行。越多越伐,也不是伐過頭。采伐是有條件的。要合乎這四句話。』 (《周恩來談林業建設:『青山常在,永續利用』》周恩來林業建設思想課題研究組)

  1964年伊春特委書記曲常川等在『采育兼顧伐』的基礎上,總結出了『采育雙包制』,即東風新青經驗。如果說,『采育兼顧伐』解決的是中國森林工業采和育的矛盾,『采育雙包制』進一步解決了提高生產效率的問題。

  1964年7月20——21日,鄧小平親臨伊春林區視察。贊揚『東風新青經驗』時說:『采育雙包好!』在告別時,小平同志還殷切叮囑伊春的同志們,『你們要繼續努力。』10月,國家林業部在東風林業局召開了『東風新青經驗』現場會,定為『東風新青經驗』,向全國推廣。

  一場風暴突然襲來。在『文革』期間,『以營林為基礎』的方針遭到錯誤批判,『東風新青經驗』成了黑經驗。整個營林事業陷入混亂狀態。令人痛心的是,從1967年至1979年,伊春林區造林保存率只有34.6%,比1962——1966年下降8.2個百分點。

艱辛的探索

  在一些人的印象裡,林業就是伐樹,『傻大黑粗』,其實則不然。

  曾在毛主席身邊工作過多年的張子良,兩次獲得以毛澤東的名義和陝甘寧邊區政府的名義所授予的特等勞動模范稱號。1958年,當時的林區景象總是纏繞他。敵偽時期的亂砍濫伐,破壞了森林資源,解放後造林又一時跟不上采伐,雜木叢生的過伐林地越來越多,給

  小興安嶺永續作業造成困難。就像他欠了國家、子孫後代一筆欠賬,這筆賬他一定要還!張子良把營林、造林擺到重要日程上來,帶領技術人員、行政乾部、老工人一連幾次到林場,爬過了一山又一山,穿過了一林又一林,研究對老樹、幼樹的成長和培育情況。為了從實驗中探索人工速生豐產林的經驗,並把營林、造林工作中的豐富實踐,一點一滴地記載起來,他和大家一起動手,為山上的每一片林子做檔案,又在永翠河的南岸,建立了各種不同的栽培撫育方法的實驗苗地。這是營林工作上兩項很有價值的實驗,它為森林的永續作業提供最寶貴的資料和最實際的理論根據。1959年,張子良在帶嶺局寒月林場造林時,認真總結人工造林經驗,編出『挖大坑、栽當中、高提苗、踩實成』的順口溜,使造林人好記易懂,運用方便。帶嶺『人工豐產林』經驗在東北、內蒙林區全面推廣。1月,在《紅旗》雜志第七期上,他發表題為《多快好省地發展森林後備資源》一文,主張走人工更新道路,加快恢復森林資源。1961年,1200多公頃的幼林發生了松蚜蟲病害,張子良心急如焚,寢食難安。他同科技工作者一起研究、試驗,再研究、再試驗,度過了兩個月的不眠夜晚,終於找到了消滅害蟲的辦法。

  張子良惜木如金,堅定地說:『既然這項任務落到我們身上,就應該勇敢地承擔起來!』『咱們可不能因為自己有了木材,就忘了別人,得站在小興安嶺看著全中國啊!』

  上世紀50年代采伐作業,伐木工都是站著伐木頭,造成樹根過高。為了降低伐,多出木材,『林業英雄』馬永順就先用手把樹根周圍的積雪扒開,一條腿跪在地上,把鋸緊挨樹根采伐,使伐根由過去的六七十公分高降到十公分以下。東北林區推廣了馬永順的降低伐根做法後,一年中就為國家增加了1400多萬元的財富。馬永順不僅是個紮實苦乾的人,還是個善於琢磨道道兒巧乾的人。他把大肚子鋸改成彎把子鋸,工效提高了3倍。總結創造出了《安全伐木法》、《四季銼鋸法》,成為全國手工采伐作業的教科書。

  1959年全國群英會上,馬永順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周總理問:『馬永順同志,你今年多大年歲呀?』『總理,我46歲。』馬永順興奮地回答。周總理朗聲地笑了,說:『46歲,還是小伙子嘛,你是來自東北林區的勞動模范,你們林業工人是很辛苦的……你們不光要多出木材,出好木材,同時還要多造林,青山常在,永續利用!』

  受奴役獲得翻身解放的伐木工人熱血沸騰,林業三師官兵成建制轉業投身伊春,山東梁山3萬移民來了,小興安嶺莽莽林海留下了探索者一串串閃光的足跡,湯旺河為有這樣的英雄兒女而歡歌。

悲壯的抉擇

  伊春,仿佛是一塊鑲嵌祖國版圖上的『祖母綠』。但是,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社會主義建設……都需要木材。采』與『育』的矛盾十分突出。伊春林區做為國家木材的主要生產基地,擔負著國家14%。開發以來,伊春林管局下屬的17個林業局共向國家提供2.7億立方米商品材,消耗林木資源4億多立方米,把這些木材裝上火車,車皮首尾相接,能繞地球1.8圈。由於森林消耗嚴重,蓄積由開發初期的4.28億立方米下降到2.21立方米,單株出材由1.21立方米降到0.35立方米。伊春林區因此陷入可采資源『資源』危機、『經濟』危困的『兩危』之中。

  一個悲壯的抉擇擺在小興安嶺兒女面前。是照舊采下去,還能過十年八年好日子,『紅松故鄉』將不復存在,這一代人必被子孫後代釘在歷史的恥辱架上;還是立即把采伐量降到生產量以下,讓大森林休養生息,走出一條『青山常在,永續利用』中國的林業發展道路?伊春人以壯士斷腕的氣魄,選擇了後者!

  我不由想起,應伊春電視臺之邀撰寫三集政論專題片《大森林的呼喚》時的情景。伊春林區人每年生活需要的木材平衡點是530萬立方米,采代量降下來,財政收入二分之一出現虧空。20世紀80年代,沿海地區都奔致富而去,伊春林區職工月薪平均纔275塊錢,這點錢常常拖延10幾個月發不到手。本來就不富裕的林業職工,生活、就醫、孩子上學都成了老大難。這意味著林業職工、家屬得『勒緊褲腰帶』,過一段十分難苦的日子。為了讓這塊『祖母綠』得以休養生息,伊春兒女為此付出了巨大的自我犧牲。我既是親歷者,也是記錄者。一個個現實悲愴的生活狀態,至今讓我心中不能平靜……

  經濟處在危困,但精神不能危困。伊春人開始了『突危』的探索!一個個充滿人間煙火味兒,閃著時代光芒的普普通通勞動者向我們走來。

  『林業英雄』馬永順又上山了!望著一片伐光了空蕩蕩的遠山,他感慨地說:『雖不能要伐木工負,可我總覺得我多伐木既是貢獻,也是欠下了大山一筆「賬」呀。我以前采伐了36500多棵樹,今後我要上山栽樹,還上這筆賬。』

  從1982年到1999年底,退休後的馬永順堅持17年造林不止,和家人義務植樹5萬多棵。面對這一成果,馬永順激動地道出自己的心聲:『為祖國建設,我采伐了36500多棵樹,如今我已栽上了50000多棵樹,雖然育大於伐,但只要還有一口氣在,我就要繼續上山栽樹,為實現當年周總理的囑托「青山常在,永續利用」而竭盡全力。

  朱鎔基同志1998年8月31日到黑龍江視察,在哈爾濱接見馬永順時感慨地說『我來東北看見洪水這麼大,就想起了你。植樹造林、保持水土、維護生態環境平衡太重要了。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最後成為不毛之地。古今中外,這樣的教訓太多了。我們要吸取這場洪水的教訓,再不能砍樹了』。『你這一輩子乾了兩件好事。當國家建設需要木材的時候,你是砍樹勞模;當國家需要生態保護的時候,你是栽樹英雄,我們都要向你學習。』江澤民聽了馬永順的事跡匯報後說:馬永順很了不起,請代我向他問候!

  溫家寶同志2000年2月24日在『馬永順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說:『馬永順同志是林業站線的英雄,是林業站線的旗幟,是林業站線的嬌傲,是林業戰線廣大職工和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

  1984年,全國勞動模范王仁寬,響應林業局以農養林的號召,毫不遲疑走向黑土地,帶領職工去山裡開荒辦農場。不會種地,就學。五營林業局共辦七個農場,先後『黃』了五個,只辦成二個,其中就有王仁寬領辦的農場。

  雙豐林業局孫海軍,1970年東北林業大學畢業後,紮根林區從事營林工作,一乾就是30年。他經歷了林業局40月不開工資的艱辛度日,不離不棄。三次提職,他拒絕了,仍堅持在林場領著工人造林,共計11萬畝。孫海軍是全國參與、領導一個森林經營所植樹造林面積最多的人,受到朱鎔基總理的接見。

  烏馬河林業局張英善,夫妻倆常年住在山場,那裡沒有公路,沒有電,沒有自來水。為了充分利用每年5月1日至20日,小興安嶺最佳的20天寶貴載樹時間,一天栽樹16小時以上,創造了一天栽樹1000多棵、成活率98%的紀錄。四十多年來,他栽樹過百萬株,成為伊春林區單人載樹最多的育林功臣。

共和國不會忘記

  共和國不會忘記自己的英雄兒女。2000年12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的中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在前兩年穩步試點的基礎上,開始全面啟動,進入按規劃、有步驟實施的新階段。意味著國家在戰略層面上,對森工企業實施戰略性轉移,使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四點九五億畝森林得到有效管護。

  2008年,伊春林區被國務院確定為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和首批資源枯竭城市。在實施二期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同時,又制定了《大小興安嶺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在政策方向、願景目標、操作規范等為伊春林區森林的恢復提供了有利保證。

  伊春因林而興,70多年伐木史一朝終止。『停伐』,意味著告別長久以來依靠砍樹伐木的生存方式,要面對主業轉型的嚴峻考驗。林區經濟轉型發展怎麼樣?林區生態保護怎麼樣?林場職工生活怎麼樣?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於心,『全面停伐後,廣大林業職工的工作生活情況我很惦記。』

  2016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伊春考察調研。他強調:『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我國生態資源總體不佔優勢,對現有生態資源保護具有戰略意義。伊春森林資源放在全國大局中就凸顯了這種戰略性。如果僅僅靠山吃山,很快就坐吃山空了。這裡的生態遭到破壞,對國家全局會產生影響。國有重點林區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後,要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思路,摸索接續產業發展路子。』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價值觀、認識論、實踐論和方法論的總集成,是指導生態文明建設的總方針、總依據和總要求。伊春兒女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整體性生態優勢,圍繞『林下資源』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林區『三次創業』,初步形成了森林食品、北藥、森林生態旅游、木材精深加工和綠色礦業五個接續產業。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伊春堅持『生態立市、旅游強市』發展定位,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價值轉換,全面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堅定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轉型發展之路。努力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不斷增強學習宣傳貫徹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勇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和不懈奮斗者。

  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為了紅松故鄉永存?伊春生態建設報告》作者以史學工作者的審慎態度,飽滿的激情、高昂的基調、發散性的思維,字斟句酌地敘述了伊春各個時期的重大事件和英雄模范,描寫了林區開發、建設和轉型期伊春兒女的動人故事,涉及的內容豐富,時空年代跨度大,全景式地展現了70多年林都伊春走過的光輝歷程,濃縮了新中國林業的發展歷史!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為了紅松故鄉永存》一書充分體現了文學性、史料性、思想性和可讀性,讓人倍感親切,有著很強的感染力,是學習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中國夢?勞動美。全書展示的精神遺產,是植入林區人骨子裡到一股精、氣、神。這股精、氣、神,是伊春林區延續力、發展力和影響力的根本所在,更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增強群眾在改革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精神力量源泉!

  (作者系伊春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

作者:    來源:伊春發布    編輯:趙鵬
情灑小興安嶺這片熱土
 

    庚子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
『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
    2016年5月23日,是一個載入伊春發展史冊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黑龍江首站來到伊春,提出了『綠水
《筆墨人生書香夢》
    今年是伊春林區開發建設70周年和建市60周年,70年的林區開發建設,勤勞的伊春人民不僅把伊春這塊過去的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