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業態
湯旺縣持續推動旅游業更好更快發展
『這裡的大森林一望無邊,空氣清新,林海奇石,環境這麼好,我晚上要在這過夜,體驗一下民宿,體驗一下慢生活,親近一下大自然,享受綠色大森林。』在湯旺河國家公園林海奇石景區,來自哈爾濱的李女士這樣對記者說。
生態湯旺,天然氧吧。黨的十八大以來,湯旺縣傾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業態,推動經濟社會向好發展。近幾年,他們一手抓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一手抓生態旅游復蘇。隨著景區游客漸多,人氣漸旺,同樣嚴格執行掃兩碼等防疫措施,為景區營造了安全美麗的旅游環境。
林海奇石景區坐落於湯旺縣境內,以稀有的花崗岩石林地貌景觀和完善的原始生態為特色,植被繁茂,山色蔥翠。空氣負氧離子高達每立方厘米5萬個,夏季平均溫度在18-23度之間,是黑龍江黃金旅游區和小興安嶺北國特色風光旅游區。
林海奇石景區獨特的花崗岩石林,是目前國內發現唯一一處類型最齊全、發育最典型、造型最豐富的印支期地質遺跡,樹在石上,石在林中,林海奇石、地球一絕,擬態奇石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美學價值,在世界上亦屬罕見。先後被批准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中國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國家水利風景區、全國首批旅游標准化示范單位、省級旅游度假區等。
湯旺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牢牢把握『生態立縣、旅游強縣、富民興縣』發展定位,全力加快以創新為引領的綠色化轉型發展步伐,力爭把湯旺縣打造成『具有歐風林色的國際旅游風情小鎮』和集森林食(藥)品、旅游服務、生態養老、度假養生、運動休閑等為一體的國家級低碳經濟及全域旅游示范城區。
不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嚴守『生態縣』的『根』與『魂』,全力推進了《湯旺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基本劃定。成功建設了省級生態觀測站,為生態保護提供了科技支橕。嚴厲打擊了盜伐林木、毀林開荒等違法行為。進一步加強了森林防火、野生動植物保護、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持續推進森林資源培育,林木蓄積總量由4613萬立方米增加到488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85.6%。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成效顯著,大氣環境質量連年排名全省前列,湯旺縣被評為『中國天然氧吧』城市。
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及時調整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及縣級河(段)長分工。湯旺縣持續開展河湖『清四亂』工作。加強廢棄菌包、農藥包裝管理,建設廢棄菌袋專業化回收貯存點,嚴格控制農業面源污染。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中涉及湯旺縣的9項問題正在有序推進整改,確保在規定時限內全部整改完成。真正將湯旺縣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休閑宜居型、生態旅游型森林小鎮。
依托獨特的資源稟賦,緊緊圍繞『旅游強縣』戰略部署,全面推進旅游業態創新和產業融合,圍繞『產城融合、景城融合』建設方向,保障縣域旅游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湯旺縣以『旅游+』和『+旅游』為途徑,構建全面、立體的全域旅游產品新業態供給體系。充分發揮林海奇石國家5A級景區聚集要素、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整合全縣優勢旅游資源,突出『觀林海奇石、藏北紅瑪瑙』核心主題,推出『避暑消夏、玩冰樂雪』差異化季節旅游產品,開發避暑、康養、研學、冰雪、自駕『五個游』特色產品體系,讓游客真正體驗『深呼吸、深睡眠、深度游』。在推動產業融合上,發展山特產品、瑪瑙飾品,開發特色旅游商品、紀念品等產品。林居民宿、汽車營地、九鑫山珍度假村等酒店民宿建成運營,全縣日接待能力達到萬人次以上。全力打造了『參觀林海奇石、體驗營地民宿、賞購北紅瑪瑙、研討北紅文化、品嘗興安美食』等獨具特色的湯旺縣全域旅游勝地。
今年景區開園以來,湯旺河林海奇石景區內的停車場、售票處及景區內人潮攢動、游人如織、比肩接踵,大量游客紛至沓來,有的是集體成團、有的是一家老小自駕前來,他們參觀游覽景區的奇石美景,『樹在石上長,石在林中藏』,鬼斧神工般的『天下一絕』壯觀景色著實震撼了他們。叢林郁閉、物種多樣、空氣清新、鳥鳴歡唱、落日餘暉的林海景色,令大家目不暇接,盡情享受自然,忘記了疲勞。走在林間的小路上,呼吸著大森林高富氧離子的清新空氣,時而拿起手中的相機和手機拍照留影留念、時而林中洗肺呼吸、時而閉目林海聽濤、時而俯身細聞花香,忙的不亦樂乎,流連忘返,歡樂、溫馨、幸福的場面隨處可見。據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10萬人次。
全域規劃、全域開發、全域服務、全域管理,湯旺縣正努力打造森林生態全域旅游旅游目的地,實現『生態立縣、旅游強縣』的發展目標。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