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范皜月)道路寬了,路燈亮了,小院美了,村民富了,這是大箐山縣永興村建設的豐碩成果,更是向人民交上的一份優異答卷。
大箐山縣帶嶺鎮永興村始建於1956年,過去全村泥草房120餘棟,50條巷道均為泥土路,遇到雨天,道路泥濘難行,村民出行都要穿靴子。縣委、縣政府為了徹底改變永興村陳舊的村容村貌,大力推進美麗宜居村莊建設工作,切實改善人居環境,他們實行了縣領導包鎮、鎮領導包村、村領導包組創建制度,並選派優秀乾部展開駐村幫扶,形成了縣級主導、鎮村主責、鄉鎮主抓、村社主乾、各方參與的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還以『走出去學、請進來看』為提昇方式,通過參加市美麗宜居村莊(林場)建設經驗交流現場會進行實地觀摩交流,學習經驗,拓寬視野,創新理念。
在改變村容村貌工作中,縣委、縣政府堅持規劃先行、高標准設計,聘請東北林業大學設計院進行了為時2個月的時間,根據村莊現狀重新進行規劃設計,並投資1200萬元,對基礎設施進行新建、昇級和改造,使永興村村容村貌得到徹底改變,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顯著提昇。
美麗鄉村建設,既要『美』鄉村,更要『富』鄉親。村黨支部一班人充分地認識到,要想讓全村百姓真正走上振興路,還得靠自己多動腦子、尋找出路,不斷增強『造血功能』。永興村農業生產以棚室蔬菜為主,季節蔬菜產量佔帶嶺鎮三分之二以上,是全縣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為此,該村把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以永興村民多年積累的棚室蔬菜種植經驗為基礎,積極打造棚室綠色蔬菜種植基地。目前,有蔬菜大棚40棟,溫室大棚4棟,種植面積20畝,西紅柿、油豆角等蔬菜產量80噸,產值達30餘萬元。
同時,進一步推進各項農業產業發展,通過產業項目來帶動永興村美麗鄉村經濟的發展。他們以100棟食用菌掛袋大棚為依托,給予政策扶持,增加黑木耳種植面積,打造食用菌種植基地,促進當地農民就近就業增收;利用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的廢舊魚塘建設400千瓦光伏發電站,打造光伏能源產業,預計年收益可達16萬元。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