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賈春華)近日,南岔縣出臺十條措施,健全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管理運營機制,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資產結構優化、經營機制靈活、增收途徑多元、發展活力強勁目標。
措施提出,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納入『四個體系』重點任務和『能力作風建設年』攻堅任務,作為基層黨建工作和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重點任務統籌推進,完善建立和充分發揮縣、鄉(鎮)兩級領導和產業主管部門包聯機制作用。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成立調研組,年內對27個行政村實現兩輪全覆蓋調研,逐村研究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
措施要求,建立《南岔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重點指標臺賬》,兜清可利用資金、資產、資源底數。劃分產業發展型、資源集約型等集體經濟組織類型。發揮行業職能作用,年內對村級財務管理、生產管理、機制管理方面開展全覆蓋指導檢查。在財政支持、稅費優惠、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人纔支橕等方面,探索出臺符合南岔實際的保障政策,達到鼓勵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增效作用。將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納入縣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納入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落實『四個全覆蓋』日常考核,對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年度不予評優,將評價結果按權限歸入乾部人事檔案和村黨組織書記『一人一檔』,注重考核評價結果運用。
措施強調,將集體經濟增收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南岔縣村(社區)黨組織評星定級實施方案》指標體系,推行村乾部『基本報酬+績效考核+集體經濟發展創收獎勵』薪酬制度,激發村黨組織書記帶頭人作用,引導各村制定切實可行的村級集體經濟增收計劃。選樹典型示范村,發揮『強村帶弱村』作用。學習借鑒省內外先進經驗,不斷總結推廣適宜當地集體經濟發展的多元模式,在聯村共建、村企合作、村校合作、集約土地開發等模式方面初步探索,為集體經濟保值增值拓寬渠道。嚴格督導問責。針對村級集體經濟各項工作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全面監督檢查,推行按月排名、內部公示、末位約談機制,對工作措施不力、賬目弄虛作假、目標任務未完成的,及時提醒、督辦、通報、約談。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