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人纔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近年來,我市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持續在教育人纔引進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積極營造有利於成長成纔的人纔發展環境,教師隊伍素質穩步提高。今年3月,南京大學物理專業博士徐在春到市第一中學應聘教師崗位,我市隨即啟動急需緊缺人纔引進『綠色通道』,簡化招聘程序,落實事業編制,其愛人也被對口安置到我市相關部門工作。
徐在春博士1982年12月出生於七臺河市,先後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曾任教於哈爾濱學院物理系、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物理系,主要講授固體物理學、電磁學、計算物理、MATLAB編程和大學物理等課程。到崗以後,徐在春博士迅速進入角色,擔任高一至高三學年競賽班物理和數學學科教師,其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嚴謹求實的教學風格,深受廣大師生歡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均有較大幅度提昇。學校充分發揮徐在春博士在科技發明、競賽輔導方面的經驗優勢,形成以博士為引領,數個骨乾教師為支橕的強基計劃團隊,教育教學水平穩步提昇。
談到為何紮根伊春,徐在春說『我生在龍江,長在龍江,一直希望能盡自己所學,為龍江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在看到伊春市第一中學的相關信息後,悠久的辦學歷史,優厚的引纔政策,以及伊春市重纔愛纔的人纔發展環境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將紮根伊春、建設伊春,努力為伊春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徐在春博士的引進,是我市集聚高層次人纔,助力事業發展的集中縮影。近年來,我市持續強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堅持向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賦予自主招聘權限。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市第一中學面向全國優秀高校,通過『自選自招』『校園直聘』等方式,3年來共招聘哈爾濱工業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的優秀畢業生72人,其中碩士研究生9人;通過急需緊缺人纔引進的方式引進具有競賽經驗的優秀教師2人;在今年的『市縣委書記進校園』引纔活動中,引進教師4人……
人纔能夠引得進,更要留得住、用的好。市第一中學以『卓越教師培養工程』為載體,深入推進『一帶兩定,三分四促』教師培養機制,通過師徒結對、指導教師設定成長目標和成長路徑、分段培訓指導拔高等多種形式,促進教師隊伍向更高水平、更加專業化的方向不斷發展。
在做好事業留人、待遇留人的基礎上,市第一中學重點做好感情留人。學校為教師提供午休床位,為新入職教師提供公寓式宿捨,不斷改善職工用餐質量;成立音樂、體育、美術等8個社團,鼓勵教師參加,豐富業餘生活;組建教師子女托管志願者服務隊,在節假日幫助教師照看子女,讓老師可以安心授課,沒有後顧之懮……系列暖心舉措讓教師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不斷提高。如今,以人纔為核心,驅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辦好人民滿意的優質高中』發展目標正在加速實現。
(市委組織部供稿)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