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出好『錢』景
溪水林場分公司發展生態特色種植小記
金秋九月,碩果盈枝。在溪水遍地流金的黑土地上,到處彌漫著豐收的喜悅。
甜脆可口的大香瓜、晶瑩剔透的紅草莓、朵大肉厚的黑木耳……這既美味又健康的瓜果蔬菜,是溪水林場分公司近年來精心打造的生態特色農業產品,如今已經成為人們健康飲食的首選,得到了大家的熱烈追捧。
這些產品印證了溪水林場分公司在發展生態特色農業上的蒸蒸日上,也孕育著溪水產業興旺、職工富足的希望和夢想。溪水人都說,大家的幸福生活,離不開總書記對我們的親切關懷和殷殷囑托。
6年前的溪水林場,還是一個普通的國有林場,林場產業單一,群眾收入單一,平凡的生活隨著總書記的到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6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溪水考察時,勉勵大家要自力更生,找到新的門路,並提出了『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的政治囑托。
自此以後,勤勞淳朴的溪水人牢記囑托,謀思路、找出路,依托資源優勢,發展生態特色農業產業,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產業轉型、生產方式調整的『綠色革命』,從而走上了一條創業致富的轉型新路。
溪水林場分公司依托上甘嶺林業局公司在溪水林場分公司建設的溪水生態種植園區,系統推進各類有機蔬菜、瓜果和黑木耳等種植,年產值約800餘萬元。
走進位於溪水生態種植園區的『林家采摘園』,慕名前來的游客正一邊等著老板采摘香瓜,一邊好奇地打量著香氣四溢的滿園瓜果。老板娘孫潔一邊拿著毛巾擦著汗,一邊忙著摘香瓜。
『您這生意挺好啊,包了幾個大棚啊?』記者問到。
『還行,入了秋,不像夏天那麼忙了,夏天來采摘的游客太多了,得起早貪黑地乾。』孫大姐一邊麻利地摘著水果,一邊略顯靦腆地笑著向記者介紹到。
孫大姐說,他們老倆口是溪水林場退休職工,多年來靠在大地種菜補貼家用,前兩年聽說這裡新建了個生態種植園區,乾采摘園非常賺錢,就承包了4個大棚,今年看生意好,又多承包了兩個。如今,每到旅游旺季,前來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
在溪水生態種植園區,像孫大姐家這樣承包大棚的林場職工還有很多。
溪水林場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秦瑞亮向記者介紹道,園區建成初期,早已習慣了在大地種植的職工群眾,面對新型種植方式顧慮很多。為了打消大家的顧慮,我們黨支部班子就帶頭集資80萬元,率先承包木耳大棚20棟,廣大黨員也紛紛帶頭示范。工會主席張茂林帶頭發展無公害棚室香瓜綠色種植,黨員乾部賈存革帶頭種植黑木耳棚室掛袋立體栽培……
如今,經過黨支部引領和黨員示范帶動,溪水林場分公司現已發展掛袋木耳150萬袋,無公害蔬菜118棟,棚室香瓜115棟,實現轉崗就業500餘人。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