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紅色血脈 助力振興發展
鐵力市雙豐鎮建國村駐村工作隊工作紀實
按照市委關於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輪換選派工作統一部署,市融媒體中心、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與市審計局三家單位共同派人組成駐村工作隊,到鐵力市雙豐鎮建國村開展駐村工作。一年多來,駐村工作隊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在派出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積極與村兩委溝通銜接、通力協作,引領廣大黨員乾部、群眾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中央、省市委關於推進鄉村振興、建強基層組織的各項決策部署,以黨建為引領,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牢記歷史望未來 紅色文化滿鄉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發展全局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建國村作為慶鐵地區抗聯斗爭重要戰場,曾發生過著名的雙河口戰役,廣大群眾積極支前備戰,具有深厚的紅色底蘊和豐富的斗爭史料,被省委列入全省19個紅色村序列,中組部撥款300萬元打造抗聯文化教育基地。在此過程中,工作隊多次前往各地抗聯紀念館、圖書館檢索考據詳實史料,跟蹤展館、宣傳牌、牆畫等工程施工質量,校對展板文稿圖片,前往戰斗遺址實地踏察,設計參觀路線,謀劃完善民宿、餐飲、超市、農特產品、紀念品、培訓解說員等紅色旅游要素。2022年共接待省市縣各級機關乾部參觀研學1000餘人次。農閑時節,群眾聚在展館前,或聊天,或健身,或扭秧歌,聽著門前稻田裡蛙聲唱晚,看著斜陽照在展館外牆的歷史浮雕,倍感滄桑厚重,珍惜幸福生活,更加堅定團結在黨的領導下共謀振興發展的信心決心。
群眾之事無小事 一枝一葉總關情
駐村後,針對建國村人口基數大、自然屯分散、村民作息時間等特點,工作隊采取早6時前、晚7時後錯時,雨雪天錯峰的形式遍訪村民,免不了泥濘雪滑、日曬雨淋,遇到過乘車拋錨、鵝追狗咬,在深入調研中識五谷、通世道,略知百家之情,稍解十家之困。
在『八一』建軍節和春節前,工作隊積極協調市縣兩級退役軍人部門,為村內退伍軍人懸掛光榮牌,看望三名建檔立卡的黨員退伍老兵,為每人送去米面糧油和慰問金近2000元,轉達黨和政府的關懷,勉勵他們保重身體,為村屯發展發揮餘熱。脫貧戶孟憲清患有結腸癌,年初就醫花了1700元,這筆錢對剛剛『摘帽』的他也算是筆不小的支出,家人愁上心來,工作隊了解情況後,多次往返民政局、醫保局、醫院等單位,將報銷回的1400元交到孟憲清手裡,一家人眉頭舒展,一樁小事收獲的卻是沈甸甸的民心。春忙時,上級發通知要求村集體征收村民確權後的多餘機動地面積發包費,並以此為依據發放涉農補貼,正好趕上村乾部忙於春耕,農時不能誤,工作隊主動協助征收,邊學邊乾,耐心幫助村民檢索地塊、核算面積、計算應繳金額,用六天時間征收發包費17萬元。對部分無車困難群眾,工作隊在核酸檢測、接種疫苗、村民大會時義務接送,對正在扣大棚、育稻苗、翻菜園、晾柴禾的村民都主動幫忙,用『搭把手』貼近與群眾心與心的距離,也收獲了群眾熱情淳朴的認可,時常在清晨起來後發現門口有一筐玉米,或者一袋柿子、黃瓜,甚至一盆河魚。乾群魚水情,這就是生動寫照。
立足優勢謀長遠 千方百計助發展
工作隊時刻把村屯基礎設施和硬件建設記掛在心頭,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協調溝通,爭取支持。在進駐之初就實地踏察積水毀損農田路,各回派出單位協調籌款購買砂石500立方米,保障當年秋收。針對村主路經行卡車較多、損毀嚴重且作為參觀文化基地必經之路的實際,工作隊積極協調爭取主路瀝青路面項目,方便群眾出行,提昇參觀體驗。針對農產品種植單一、投入產出比低等問題,工作隊加大宣傳報道力度,指導部分有意願探索電商直播的村民,幫助打造『建國禮』農特產品品牌,促進提高優質糧食種植比重,暢通銷售渠道,推動特色品牌『走出去』。
工作隊立足派出單位優勢,援建村屯簡介、村規民約公告設施,加大擁軍優屬利好政策宣傳力度,加強政策傾斜,耐心做好日常政策解讀,幫助辦理優待證,在政策法規許可范圍內最大限度保障村屯退伍軍人待遇。此外,在疫情防控、禁燒秸稈、解決自來水工程佔地糾紛、提昇飲用水質量等方面,工作隊也在力所能及范圍內主動作為,維護群眾利益。
秋風壯聲色,踔厲正當時。工作隊將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領導下,結合村屯實際,以『解剖麻雀』的功夫、紮根基層的韌勁、撲下身子的勁頭,團結一致、並肩作戰,謀定後動、穩紮穩打,與村兩委和廣大村民一道,推動鄉村振興建設行穩致遠。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