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藝之鄉展新顏
烏翠區木藝創意產業蓬勃發展
朽木濃脂凝年輪,今有林工巧奪天。
黨的十八大以來,烏翠區積極融入到全市轉型發展大潮,在解放思想中探尋新路,依靠『綠水青山』打造『金山銀山』,深耕木藝工藝創意產業,大力扶持木藝民營企業,不斷推動產業高質量蓬勃發展。
十年間,該區木藝工藝創意產業經歷了原始分散式、品牌集群式、創意融合式的發展階段,持續叫響了『中國木藝之鄉』品牌。
提到『中國木藝之鄉』的發展,黑龍江省工藝美術師王美江向記者介紹說:『2011年9月,伊春市被國家工藝美術協會批准為國內唯一的「中國木藝之鄉」,大家都看到了木藝產品的發展機遇。同期,就有多家發展木藝工藝的小企業,在政府的主導下拓展銷售渠道,頗有收獲,根雕、木貼畫等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當時,王美江在原烏馬河區(局)創立的美江工藝品廠的效益也有了一定的提昇,但那時,烏翠區的木藝企業還處於『原始分散式』發展階段,大多數還是『小作坊』。王美江廠子的工藝品也還依賴木材進行生產。
隨著2013年伊春市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木藝工藝的生產原材料成了大問題,眾多木藝工廠也由此陷入了發展困境。絕處逢生,木藝工匠們想到了伊春特有的原材料——松明油子,幾經創作雕刻,呈現效果十分驚艷。
本報記者 徐承歡 攝
松明油子藝術品逐漸成為了伊春林下經濟的一個產業鏈,並賦予它具有林區特色的新名字——北沈香。2015年12月,首屆伊春木制工藝品展覽會隆重舉辦,集聚了我市各方代表參展的木制工藝品,美江、永達工藝等參展企業展出的北沈香系列工藝品在琳琅滿目的展品中獨領風騷,大放異彩。在展覽區,一股濃郁的松香味撲面而來,牡丹雍容、喜豬憨態、雄鷹展翅、神龜如磐,在師傅們的精心雕琢下,很難相信這是被遺棄在深山泥土裡的『木疙瘩』。各類作品得到了游客的廣泛關注,洽談的客商絡繹不絕。
引人注目的『北沈香』木藝工藝產品像是林業轉型發展的『破題』,但『正文』如何寫的脈絡清晰、詞藻充實,這讓當時的木藝匠人們深思良久。
2016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省考察調研,首站來到伊春。總書記在伊春考察時的一系列講話精神讓當時的木藝企業茅塞頓開。在當時原烏馬河區(局)的大力主導下,依托『中國木藝之鄉』的品牌,打造的木藝文化小鎮悄然走進大眾視線,木藝企業迎來了『品牌集群式』發展階段。
在路南文化廣場,『中國木藝之鄉』六個大字像是城市裡的『名片』,西側十字路口的根雕路標以南,就是木藝文化小鎮的核心區域。據了解,該區域佔地4.17平方千米,建有展示銷售街區、示范園、創意園等多個功能區。木藝文化小鎮從2017年4月開始規劃建設,於2018年末全面建成。在小鎮展示銷售街區的樓體外立面和牌匾,進行了統一規劃、裝飾,整體突出木藝小鎮獨特的文化氛圍,吸引了全市近三分之一的木藝企業進駐,商品涵蓋了北沈香木藝工藝品、木拼畫系列工藝品、木藝家具、木制玩具、木雕根雕、桃山玉、北紅瑪瑙等2000多個品種。
2019年,原翠巒區(局)和原烏馬河區(局)相繼分離分立,行政區劃調整合並為烏翠區。同年8月,我市成功舉辦全省第二屆旅發大會,美江、永達等木藝企業第一次代表『烏翠區』,以嶄新面貌接待了全國各地參觀團體和游客,大家紛紛點贊烏翠區的木藝產業發展。
近年來,烏翠區的木藝工藝企業通過參展、考察、學習,與國內外學者交流不斷,不再僅僅局限於基礎的生產制造,在探索中擴大經營和發展,深化『木藝+』模式,依托各自特色,打造了『產、學、研、游、創、教』的綜合木藝創意產業。烏翠區委、區政府依托木藝文化小鎮,連續兩年打造了木藝旅游休閑文化街區,開展了多場文藝演出,促使烏翠區的木藝產業形成了『創意融合式』發展新格局。特別是在今年,在全市大力發展創意設計產業的大勢中,烏翠區的木藝創意設計企業紛紛搭建好自己的平臺,邀請各大美院、學術人纔共同交流學習,深化合作,拓寬眼界,不斷贏得新的發展機遇。據統計,烏翠區以『北沈香』為主的木藝工藝創意產業年總產值從2015年的400萬元,如今已經達到了1200萬元以上。
驀然回首,十年松香如故。烏翠區的『木藝人』永遠記得習近平總書記『林區三問』這張『考卷』,不斷用勤勞的『筆觸』豐富著每道題的答案,為家鄉謀發展,為職工謀崗位。在黨的領導下,他們扛起烏翠區振興發展的『大旗』,勇毅向前,以實際行動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