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生態建設錦繡華章
大箐山縣高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帶嶺林業局有限責任公司中心苗圃紅松樹苗長勢喜人。
資料片
悠悠永翠河、巍巍大箐山。
雨後的大箐山空氣格外清新,站在山上遠眺,山下蒼松翠柏迎風搖曳,青山與藍天接為一色,綠浪滾滾,風光如畫。
翻開生態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大箐山縣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力實施森林資源管護,完善保護區建設,以生態謀未來,守護著清新的綠、蓬勃的綠,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同向前行』,繪就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畫卷。
近年來,大箐山縣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根基來築牢,堅持『保護第一』思路不動搖,不斷鞏固和擴大生態建設成果。深入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順利完成了行政縣劃調整,設立生態縣。確立『生態立縣、旅游強縣』發展定位,深入實施天保二期工程,持續鞏固和擴大生態建設成果,抓好森林培育,累計更新造林2.8萬畝,森林撫育151萬畝,活立木總蓄積4332萬立方米,森林覆被率達96%,是全國資源保存最好、綠色覆蓋面積最高、植被資源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
大箐山縣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藍天、碧水、淨土三大戰役向縱深推進。紮實開展環境污染防治專項整治,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制度,空氣環境質量優良率達到97%以上,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地表水質監測斷面達Ⅲ類標准。基榮廣場、團結農貿市場、一小時健身步道、公共體育場、翠河公園、法制廣場、鎮內環路昇級、西南岔河(帶嶺段)和永翠河治理等工程相繼竣工。充分調動城鎮治理的多元主體,規范交通標線標識、信號燈,垃圾處理場和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投入使用,新建公共停車場5處,植樹12萬株,新增綠地9萬平方米,持續推進生態環境質量快速向好。
回眸十年,大箐山縣在描繪綠水青山新畫卷的同時,也在努力打造『金山銀山』新高地。緊緊抓住《天然林保護修復制度方案》實施有利機遇,做好天保工程二期評估驗收和後續相關政策爭取。堅持嚴管資源不放松,強化林權林地管理,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和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積極開展水環境、大氣環境、廢棄食用菌包、秸稈禁燒、煙塵污染專項整治,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強化環境綜合治理,全面落實『河長制』,建立健全河流保護管理體制機制,實現了三級『河長』全覆蓋。完善應急管理體制,加大森防投入,加強森防隊伍、裝備建設,總投資766萬元的龍江森工小興安嶺中部林區(帶嶺)森林火災高危區綜合治理項目已竣工,進一步提昇防撲火能力,為大箐山縣連續70年無森林火災打下堅實基礎。
大箐山縣始終把自然保護區建設和野生動物保護置於核心地位,牢牢守住資源保護紅線,鞏固擴大生態建設成果,健全完善自然保護區管理制度,落實自然保護區規劃和相關標准,推動自然保護區向規范化軌道邁進。全面完成碧水中華秋沙鴨保護區基礎設施一期工程,完成植被恢復48公頃,新建科研業務用房和管護站。積極爭取能力建設補助資金、疫源疫病監測資金,不斷提昇保護區科學管理水平。同時,加強對林蛙、鳥類等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大力改善野生動植物資源生存環境,實行了林蛙停捕恢復期制度和禁獵制度,使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最大限度地保護了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多樣性。
非凡十年,是一次華麗轉身,更是新征程的起點,如今的大箐山縣,森林資源持續增長,生態質量顯著提高,生態發展活力明顯增強,生態建設主體地位不斷突顯,職工群眾生活水平逐步提昇,綠水青山基礎不斷夯實,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振興,一座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林城小鎮,正以矯健的步伐向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目標強力邁進。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