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新農村
鐵力市譜寫農業農村現代化新篇章
位於鐵力市年豐朝鮮族鄉年豐村的鐵力萌寵部落,於2021年10月建成並投入運營。該項目利用鄉村閑置土地,引入綠色裝配式建築,打造集創意民宿、萌寵樂園、兒童活動區、野奢營地、愛心書屋等豐富沈浸式場景於一體的鄉村微度假目的地。
資料片
黨的十八大以來,鐵力市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以『調結構,轉方式』為方向,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改善人居環境為目的,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盛夏,鐵力市佳新現代農機農民合作社水稻基地的鴨稻和魚稻長勢喜人。合作社從2018年開始嘗試『鴨稻共作』『魚稻共生』的生態農業生產方式,水稻為鴨、魚類提供庇護和有機食物,鴨、魚則發揮耕田除草、松土增肥、吞食害蟲等功能,同時鴨、魚的糞便也成了最好的肥料,不需使用化肥農藥的有機綠色水稻自然也能賣個好價錢。
『鴨稻每斤能賣到12塊5,魚稻每斤能賣到16塊8,我們現在也在嘗試視頻直播,線上線下同時銷售,比種普通水稻多掙不少錢。』合作社理事長項春貴說。
鐵力市山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水稻正處於齊穗期,合作社副經理徐永林正通過手機查看水稻長勢及稻田環境情況。『這就是我們的千裡眼、順風耳,以往得到地裡看看濕度,了解天氣啊蟲災情況啊,這幾年坐在家裡看手機、電腦就行,這對於精准作業,提高田間管理效率幫助太大了。』徐永林還告訴記者:『物聯網精確監測系統可以對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土壤pH值、光照強度等進行實時采集,種植戶通過手機、電腦就能及時獲得蟲情、苗情等動態信息,准備相應的農業生產。』
『物聯網+大數據』的數字農業讓種地更智慧、更高效。目前,鐵力市綠色有機食品監控面積達到67.7萬畝,高標准農田面積達到69萬畝,農業科技貢獻率持續攀昇,糧食生產實現5連豐。現有『鐵力大米』『鐵力平貝母』『鐵力北五味子』『中國鐵力林蛙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九泉河』『雪晶源』『匠禾』等11個有機、綠色食品認證品牌。鐵力大米多次參展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和哈洽會,榮獲『放心米』和綠博會金獎等榮譽稱號。鐵力市也先後榮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國糧油(經濟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示范縣、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昇整縣推進試點縣、省級數字農業示范縣、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等榮譽。
『現在是村裡最熱鬧的時候啦,各地藥材經紀人都來咱村裡看平貝,以質論價』。鐵力市滿江紅村書記張寶說。
鐵力市鐵力鎮滿江紅村依托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水源優勢,注重激發貧困農戶的內生動力,采取政府企業合作社聯動,帶動了當地平貝產業鏈的發展。2022年產季,滿江紅村平貝種植面積3000畝,種植大戶28戶、致富帶頭人5名。按畝產1.5噸計算,每季可產平貝3600噸。滿江紅村已經成為黑龍江省平貝種植起源村、黑龍江省平貝交易集散村、黑龍江省平貝第一村。滿江紅村打響了平貝品牌,平貝也讓滿江紅村村民們擺脫了貧困,走在了鄉村振興的路上,截至2021年末,全村脫貧人口年人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不足4000元增加至31000元。
鐵力市立足背靠小興安嶺的生態資源優勢,著力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北藥產業。目前鐵力市已建成全省唯一獲批以中藥材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規模種植基地有9處,中藥材種植面積發展到9.44萬畝;中藥材初加工企業發展到16家,藥品加工企業6家,年加工能力達到7300噸;成功承辦2021首屆中國?鐵力平貝節活動,『鐵力平貝』等寒地龍藥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昇,成功創建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全省中藥材基地示范強縣。
為延伸中草藥產業鏈,鐵力市投資1500萬元建設了中藥材檢測檢驗中心。所有的設備都是國際上非常先進的,保證了檢測的精准度,為鐵力市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夯實了基礎。鐵力市還完成了中藥材產業大數據管理平臺、分析與決策平臺和質量安全溯源監管平臺的建設,讓數字技術為中藥材產業發展賦能。
近年來,鐵力市重點依托農林產品優勢發展區域和鐵力經開區閑置地塊、廠房資源,圍繞鮮食玉米、稻米、大豆、食用菌、中藥材等產品深加工,大力引進一批農業產業化國家級、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壯大農林產品生產和加工規模,完善農產品加工產業鏈條,並向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拓展延伸,提昇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擴大經濟總量。現有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
『崔書記我們又來啦,一放假就想你這兒啊。』家住綏化市的劉麗領著家裡十幾口人已經是第二次來到北星村民宿了。
『從2019年起,我們村開始發展民宿經濟。現在有民宿14間。咱這兒提供的吃的都是純綠色的,可以釣魚、采摘,住宿條件和城裡賓館差不多,游客吃住玩都非常滿意。』鐵力市工農鄉北星村黨支部書記崔樹生說。
近年來,北星村相繼獲得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省級文明村、全省基層黨建示范點等殊榮。景色怡人的玉帶湖,枝繁葉茂的百年橡樹林,蜿蜒曲折的沿湖棧道,北星村悠遠寧靜的田園風光無不展示著鐵力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果。
多年來,鐵力市堅持以綠色扮靚鄉村,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統籌推進『美麗鄉村』『點亮鄉村』建設,五年來,累計投入『三農』領域資金45.5億元,深入推進農村廁所、垃圾、污水、能源、菜園『五項革命』,持續鞏固提昇農村飲水安全、公路維修、綠化和美麗宜居村莊建設成效,農村常住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6.1%,供水保障率、生活垃圾收集率和處理率均達到100%,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36.5%,4個村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榮獲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縣、全省農村廁所革命先進縣、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兵縣等榮譽稱號。
村裡的環境好了,投資也紛至沓來,途遠萌寵部落、酒章文創園等文旅項目相繼落地,成為人氣網紅『打卡地』。鐵力市生態游、研學游、康養游、鄉村游等旅游新業態更加豐富,五年來,累計接待游客逾千萬,旅游收入實現86.4億元。
突出的資源優勢、不斷提昇的知名度和優化昇級的營商環境,讓鐵力市成功引進了投資20億元、3.5億元和2.5億元的金新農生豬養殖、新希望生豬養殖、松風食品百萬頭生豬屠宰3個超億元畜牧產業項目,目前兩戶生豬養殖企業一期項目都已投產,預計全部達產後可年出欄生豬120萬頭,屆時鐵力將成為全省中部縣域最大的生豬養殖基地,畜牧產業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發展新引擎。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