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民族特色 培育文明鄉風
記國家級文明村鐵力市工農鄉新興村
鐵力市工農鄉新興村作為朝鮮民族村,耕地較少,沒有加工企業,但在農村經濟、社會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先後獲得國家級文明村稱號、省級文明村標兵等榮譽。
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多年來,新興村一直致力於推進全村的經濟發展,在研究農村經濟如何發展方面,充分發揮了朝鮮族村的優勢,從擴大勞務輸出、發展庭院經濟、擴大綠色水稻種植面積等方面抓起,促進經濟全面、可持續發展。該村多年前就利用和韓國聯系廣泛的優勢,開展到韓國輸出勞務,逐年擴大規模,迄今,到韓國及國內大城市輸出勞務的村民達100多人,每年僅勞務收入就達到300多萬元。目前,勞務輸出已成為村裡的一項主要產業。
發展北藥業。該村的主要勞動力都出去打工,留在家裡的婦女除了種田,還在自家園子裡種植平貝。開始是小面積種植,每戶幾平方米,看到了平貝的經濟效益後,開始大面積種植,並逐漸發展到在大田裡種植。2022年發展平貝種植6萬平方米,成為村民們的又一項收入來源。
大力發展綠色水稻種植。該村種植水稻有著悠久的傳統和豐富的經驗,該村的種田科技帶頭人、伊春市水稻高產大王、伊春『雙十佳』能手、全省種糧大戶金太根帶領村民鑽研最新種植技術,引進最新良種,使該村的水稻品質成為全市最好的,價格也高於其他村屯,經常是水稻還未收割,就被訂購一空,村民們收到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突出黨建引領,推動各項事業發展。該村圓滿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戶2人,貧困戶住房保障政策落實到位,兩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寬帶網絡、有線電視等通訊設施已覆蓋全村,村文化綜合活動室佔地面積10平方米,休閑活動廣場1處1000平方米,重新改造硬化路面5公裡,整修農田道路6公裡。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村民整體素質。在村屯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該村『兩委』班子組織村屯在自娛自樂的同時,倡導尊老愛幼和良好社會風尚,專門為老年人設立了活動室,成立了新興村老年舞蹈隊、老年合唱團,每年夏季村裡集中組織老年人出去旅游,確保了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常態化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活動,建立健全村民道德行為准則。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實現了先進性與廣泛性的有機結合,提高了村民的整體素質,為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