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鄉風文明之魂 築鄉村振興之基
記國家級文明鄉鎮鐵力市工農鄉
鐵力市工農鄉始終把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緊緊結合在一起,在農村經濟實現轉型和跨越的同時,注重探索新時期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用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思維、新方式和新成果,不斷豐富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內涵、新載體和新高度,通過周密部署、精心策劃、上下協作、內外聯動、全員參與,全力爭創全國文明鄉鎮,實現了鄉鎮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雙豐收。
工農鄉以黨建鑄魂,夯實鄉風文明精神根基。工農鄉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昇行動,吸引優秀黨員乾部到村任職,為鄉風文明建設開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充分發揮黨員引領示范作用,積極開展『治陋習、樹新風』活動,通過『一對一』結對幫扶、包片聯戶等方式,不斷增強黨員與群眾的情感聯系,提昇黨員在群眾中的影響力、號召力。成立由機關單位、村屯乾部和社會力量組成的黨員志願者服務隊,通過『大手拉小手』,走村入戶點對點、面對面指導,進一步推進了鄉風文明建設的有序有效開展。
為了提昇鄉風文明建設水平,該鄉堅持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鄉風文明建設深度融合,實現了從環境美向生活美轉變、由外在美向內涵美提昇。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基本實現了村屯道路硬化,亮化、監控等基礎設施全覆蓋。創新開展垃圾處理,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模式,建立完善了村屯衛生垃圾管護機制,各村實現了垃圾桶、運輸車、中轉站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和處理率分別達到90%和100%。建設陽光堆肥房9處,探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積極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完成改造室內衛生廁所331戶,室外衛生廁所219戶。大力推進村屯綠化,村屯庭院及主要街道兩側實現綠化全覆蓋。2021年,工農鄉北星村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稱號。
以文化聚力,營造鄉風文明濃厚氛圍。積極舉辦『開筆禮』『繁花鐵力夏日有你』和黨史教育『幫學送學』等特色主題活動,全面提昇鄉村文化氛圍。充分利用各村廣播、宣傳欄、電子屏、微信群、公眾號等方式,大力宣傳移風易俗、倡樹文明的意義和典型事例,發放《文明節儉倡議書》200份,制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掃黑除惡』『鄉村振興』等10個方面宣傳板210餘個、路燈牌120餘個、彩繪牆體畫37幅。認真開展『四德』教育,積極開展『百戶千星』『最美鐵力人』『美麗庭院』『黨員示范戶』等評選表彰活動,共評選各類先進典型120名。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通過道德講堂、百姓講堂、先進典型宣講會等形式,弘揚傳統美德,引導廣大農民群眾見賢思齊,營造了崇德向善、文明和諧的良好氛圍。工農鄉新華村、新一村等7個村先後被授予省級生態文明村和市級生態文明村稱號。
用好村規民約治理良方,構建鄉風文明制度保障。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則,結合各村實際有針對性地制定村規民約具體規定。目前,全鄉10個行政村全部制定了群眾認可、切合實際、約束有力的《村規民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四會』組織,設置了移風易俗『紅黑榜』,並與每戶簽訂文明節儉承諾書,逐步糾正鋪張浪費、封建迷信等不良陋習,引導其逐步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發揮村乾部和黨員引領作用,並聘請村『五老』人員,監督村規民約執行情況,處理違規違約問題,逐步形成了相互監督、共同遵守村規民約的良好鄉風。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