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朵花都盡情綻放
我市兒童福利工作綜述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這不僅是黨和政府的莊重承諾,更是我們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近年來,我市民政部門高度重視留守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積極探索新思路,完善救助服務體系,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家庭盡責、社會參與』的『四位一體』工作格局。
做好孤兒養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今年除夕『年夜飯』前,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和『喬媽媽』齊聚在兒童餐廳,當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響起,院長喬波馬上接通了視頻,一個陽光帥氣的戰士微笑著出現在大家的眼前:『喬媽媽,家裡的弟弟妹妹們除夕快樂!永祿在軍營給大家拜年了!祝福媽媽健康美麗,祝福弟弟妹妹快樂常在,祝願家裡永遠溫馨幸福!』一時間大家都沈浸在互相拜年送祝福的歡樂中。
隨後,李永祿在視頻裡為大家唱起了《最美的歌兒唱給媽媽》,他深情地說,我深受黨和政府的關愛,深受兒福之家和老師媽媽親情養育、愛心呵護,我要發自內心地來唱這首感恩的歌歌頌黨和政府,唱給養育我的老師媽媽。
或許,是命運捉弄,本該與同齡孩子一樣在父母身邊快樂長大的李永祿,卻過早地失去了父母雙親。2014年,他被當地民政部門送到市兒童福利院。他來的第一天,就被帶著洗了澡,從上到下換了新衣,由一個邋遢男孩變成了一個乾淨整潔的少年。
從此,他擁有了一個溫暖的家,繼續求學,開啟了新的生活。2018年,李永祿在伊春職業學院就讀期間,作出一個決定:響應祖國的號召,申請應征入伍,成為了一名軍人。
在市兒童福利院,像李永祿這樣的孤兒還有34名,『我們的工作不僅是養育孤兒,還要把孩子們培養成能回歸社會獨立的人。』市兒童福利院院長喬波說。
正是懷揣著對孤殘兒童的愛與關心,兒童福利工作者們纔會以慈母般的愛,守護他們的健康;同樣,正是對這個群體有著千絲萬縷的牽掛,民政部門纔不遺餘力地推動各項有利於兒童成長發展的措施不斷出臺。
我市民政部門連續制定實施孤兒基本生活費自然增長機制、『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孤殘兒童的生活、教育、醫療康復等多層面需求。
2014年,我市設立市兒童福利院,進一步理順完善兒童福利工作體制,更加有利於統籌設計兒童福利制度。自2014年以來,共有8名孩子回歸家庭融入社會,並且累計為院內8名具有手術適應癥的殘疾孤兒實施手術矯治和康復。
全面落實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穩步提昇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水平。提高孤兒基本生活費最低指導標准每人每月200元。提標後,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費提高到每月1350元,機構內養育兒童提高到每月1750元。2021年共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費283萬元,保障了157名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基本生活。
整合社會資源,加強對上爭取,投入慈善、福彩等愛心善款83萬元,開展病殘孤兒診療、愛心助學、衣服捐贈、孤兒慰問、慶『六一』等系列救助活動。
幫扶困境、留守兒童:讓愛不再缺失
關愛困境、留守兒童,體現著我們這座城市的一種有溫度的人文關懷,是一項良心工程、社會工程。
試問,有哪個孩子不眷戀父母的懷抱,又有哪個父母不願意在孩子牙牙學語中感受快樂、在孩子茁壯成長中體味幸福?
既然種種原因帶來的撕裂不可能瞬間填平,既然『霓虹燈下你們身影迢迢,鄉間的小路我們形單影只』的分離無法短期彌合,那麼,就讓我們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精准關愛』,以他們渴望的形式撫慰孤獨、陪伴成長。
我市現有困境兒童4700人,留守兒童770人。近年來,市民政局加快構建基層保護網絡,在全市設立兒童督導員52名,兒童主任366名,形成鎮鎮有『兒童督導員』村村有『兒童主任』的網格化基層保護模式。依托救助服務中心,推進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建設,5縣1市全部掛牌成立未成年人保護中心。
『謝謝,阿姨。』
『不客氣,背上心愛的小書包,以後要好好學習呀。』
『我會的,阿姨。』
望著李朵快樂離去的背影,伊美區林都社區兒童督導員林慧莉的心中充滿了欣慰,工作更有了前進的動力。李朵是一個留守兒童,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日子比較拮據,為了能改善家裡的經濟狀況,父母外出打工,常年不在身邊。
漸漸地,她到了適學的年齡,李朵看著同學都背著卡通圖案的書包上學,很是羡慕。爺爺奶奶年紀比較大,家裡經濟條件又不好,李朵只能背著親戚家的大姐姐用過的舊書包。
負責街道關心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林慧莉主任知道了此事,為李朵送去了新書包和新文具用品。把李朵作為街道關愛未成年人工作的重點幫扶對象長期幫扶。這只是無數個『精准關愛』中的一個剪影。
以更加高效、專業、精准的方式,將各方面的愛心有效整合,祖國的每一朵花兒就都能在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中盡情綻放。
未成年人保護:民政給予最溫暖的支持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去年6月,在市民政局的牽頭引領下,我市在省內率先組建全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由副市長擔任組長,34家市級相關單位負責人擔任成員。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民政局,負責健全完善聯席會議、議事規則、信息互通、聯合調研、聯動執法等制度,形成成員單位之間責權明確、協調聯動、運轉高效的協作配合機制,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提供有力的組織支持。
此外,市民政局還組建了辦公微信群,實時分享工作動態和各地經驗。截至目前,共召開各類交流研討會議7次,印發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簡報6期。
依托社會工作服務站,推進『社工站+未保站』兩站合一的未成年人專業服務模式。目前,全市共建有規范化未保站8個,將兒童主任納入社工組織,將涉及未保和兒童福利工作內容納入街道社工服務范圍。鐵力市、大箐山縣入圍國家級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創建評選,未成年人保護服務能力不斷提昇。
源頭預防更深入。整合社會資源,聯合法院、檢察院、教育、婦聯等部門廣泛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政策宣講進村居』宣傳活動,在全市范圍內舉辦宣講活動231次,派出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320人次,5000餘名群眾受益。
開展孤殘、留守、困境兒童與兒童主任愛心結對幫扶,發放愛心聯系卡1.2萬張,確保每個孩子急難時都能夠第一時間聯系到結對幫扶的兒童工作者,打通未保工作的『最後一米』。
開展未成年人救助保護線索收集活動,制作公示板把未保分工落實到人頭,覆蓋各鄉鎮(街道)、村屯(社區),要求相關部門人員履行強制報告的義務,一旦發現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線索、困境兒童線索要第一時間報告。
美麗的花朵迎著朝陽成長,稚嫩的小臉透著無限希望。隨著更多政策陸續推出和落實,我市兒童福利事業將全面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為孩子們的幸福生活鑄造一個更加牢固、更加溫暖的保障。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