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夕陽更紅更美
我市推進健康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晴天的午後,夏日的陽光如跳動的音符流入『特護區』的窗。窗內,市社會福利院的護工在陪伴老人做游戲,老人們笑著,就只是笑著,沒有老人說話的聲音,或者說是他們不能說話。『特護區』顧名思義,就是需要特別照護的老人的生活區,他們都是失能、失智、失語的老人。
市社會福利院為了提昇老人的生活質量,精心為他們准備了娛樂項目和康復器材。針對老人的失能等級,科學制定了康復娛樂方案,從簡單的康復玩具、手指舞、拍手歌到使用康復器材的自主訓練。
這些看似簡簡單單的訓練,對於特護老人們來說,卻需要長年累月的學習和鍛煉纔能做到。更加需要護工們千百個日日夜夜長時間地陪伴。從親身示范輔導,到手把手地教,皆傾注了無數心血。
市社會福利院院長曲鳳說,看著老人們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不禁想起他們初來福利院時的模樣,大多因缺少照料、蓬頭垢面,甚至有些老人瘦骨嶙峋、目光呆滯,他們初見護工時的恐懼與躲閃,讓人為之心酸。如今,看著老人們靈動清澈的雙眼,在歡笑聲中做游戲,與護工們心與心之間無言的交流,與護工們深情擁抱……我們在這一刻仿佛心都被融化了,覺得這一切付出都值得。
市社會福利院老人在娛樂室下棋。
楊偉華 攝
這溫情的一幕幕,只是我市積極推進健康養老服務工作的一個縮影。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是每位老人的朴素願望,是社會幸福感的直接體現,更是每個家庭的深深關切與期待所在。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養老工作,不斷完善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創新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供給改革,構築新時代城市社區養老模式,基本養老服務得到有效發展,多樣化供給能力明顯增強,我市老年人幸福指數不斷攀昇,養老服務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據了解,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有24.18萬人,如何破解養老難題,我市已經在用行動應答——
目前,全市養老機構134家,入住老人總數3388人,入住率37%。2021年度發放高齡津貼590萬元,惠及5090名高齡老年人;發放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51萬元,惠及319名貧困失能老年人。
如何保障安全養老、健康養老?就要加大監管力度。
今年,我市出臺了《關於貫徹落實<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的實施意見>的責任分工方案》,厘清了政府主導責任和機構主體責任。市縣兩級均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各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專班,實現了監管行業綜合發力、養老機構『清單式』監管,完善了行業管理部門和綜合管理部門共同監管和服務的工作機制。
持續開展養老機構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結合民政系統『除隱患保平安迎大慶』百日專項行動,保障全市養老機構安全生產『零事故』。持續推進養老服務領域防范非法集資、詐騙排查工作,有效防范養老機構采取會員卡、預付費等方式收取大額費用帶來的非法集資風險,為養老機構戴上『緊箍』,護航老年人合法權益和晚年幸福。
如何保障疫情期間祥和養老、快樂養老?就要在防控措施上下足功夫。
市民政局將養老機構疫情防控作為『一把手』工程,高位高壓高效推動。堅持『查漏洞、補短板、保平安』,黨組成員牽頭包片督導,全員上陣,對全市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情況進行多輪次全覆蓋檢查,強化問題整改落實,確保防疫不出漏洞,牢牢守住民政系統疫情防控不發生疫情的底線。
加快推進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和在院老人疫苗接種,工作人員與在院老人均實現了應接盡接。壓實『四方責任』,建立屬地政府、民政部門、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包保』制度,真正做到全市養老機構『一對一』包保,確保責任到人,措施到位。
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全市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措施,細化防控工作的流程、標准、要求,規范指導全市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各項疫情防控政策第一時間落實到位。
在疫情形勢嚴重,養老機構全封閉的特殊時期,全市各級民政部門和養老機構工作人員不分晝夜,暖心陪伴在老人身邊,用愛橕起防疫『保護傘』。
文娛生活怎麼搞?興趣愛好不停歇。為確保老人在封閉期間也能有豐富的文娛生活,各養老機構依照老人不同的興趣和愛好,開展健身、打麻將、做手工、玩游戲等科學、健康的娛樂活動,讓他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充實美好。
情緒有波動怎麼辦?心理疏導跟得上。養老服務機構封閉管理久了,老人難免會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為此,養老機構設立講解員,向老人們宣傳防控知識,舒緩緊張情緒;搭建心理疏導平臺,開通12條心理熱線,為老年朋友提供免費專業諮詢服務。
想念家人怎麼辦?親情連接『雲』探望。封閉管理下,如何緩解老人對親人的想念?各養老機構采用『視頻探訪』,為老人和家屬架起一座『橋』,協助老人與家屬借助網絡視頻通話報平安、嘮家常……
如何應對幸福養老、品質養老?就要堅持以人為本。
我市正在謀劃養老領域項目12個。其中,新建公辦養老機構項目4個,總投資1.53億元;昇級改擴建項目5個,總投資0.4億元,城企聯動普惠養老項目3個,總投資1.28億元。這些項目竣工投入使用後,將增加床位2505張,大幅提昇我市養老服務床位供給,提昇機構服務能力。屆時,我市養老機構床位數將達到1.2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達50張。
在養老機構等級中,獲得評級的養老機構59家,其中,四級2家,三級4家,二級33家,一級20家。目前,我市的137個城市社區均建有日間照料室。
加快推進社區居家服務,打造『15分鍾助老生活圈』,我市出臺了《關於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用房配建推進工作方案》,新建小區按照每百戶20-30平方米規劃配建養老服務用房,老舊小區按照每百戶15-20平方米配建養老服務用房,滿足居家社區老年人生活需要。到2022年年底,我市所有縣(市)區,將按照合理規劃,統籌配建的原則,百分百完成養老服務用房的配建工作。
今年,在全市開發10個助老餐廳(助餐點)試點建設,2023年,將全面推進助老餐廳、助餐點建設,實現15分鍾助餐服務覆蓋率60%。2024年,實現老年助餐服務城鄉社區覆蓋率100%。『十四五』末,建設覆蓋全市城鄉社區的助老服務體系。
一個個貼心舉措,托起的是老年人晚年穩穩的幸福;一樁樁小事,流淌出的,是我們這座城市的溫情。
夕陽無限好,枝葉總關情。如今的林都大地,敬老、孝老、助老、為老正成為隨處可見的生動場景,一幅『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最美夕陽紅』的美麗畫卷已經徐徐展開。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