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天氣晴。
前兩天,聽說伊美區東昇鎮長征村村民王明會家裡有『四公主』,帶著好奇,一大早記者就驅車前往長征村。
一路上,春風吹拂,春光明媚。
進入長征村,一塊塊農田整齊平坦,田間地頭小草泛綠,濃郁的鄉野氣息撲面而來。偶見,有村民在田野間牧牛。
王明會在大棚內侍弄著草莓秧,預計6月初草莓就可以上市了。
本報記者 孟大春 攝
當駐村第一書記王冬帶著記者來到農民王明會家門口時,他正在自家的大棚裡忙活。聽到叫門聲,出來開門的王明會雙手上還沾著泥土。
稍作寒暄,記者向王明會道明來意。提到『四公主』,65歲的王明會打開了話匣子:『「四公主」可不是啥人,是草莓的一個品種,我去年試種的,看著挺好,今年又多弄了一個大棚。』順著他的手勢,記者看到了草莓大棚。
棚室蔬菜種植在東昇鎮是一大特色,所轄長征、東昇、迎新、青山4個村,村村都有村民發展大棚種植。
王明會試種草莓,是長征村駐村第一書記和市農研中心駐村科技特派員爭取的助農項目,他家是草莓種植實驗第一家。該項目為長征村提供了200棵草莓苗,名字叫『四公主』,是四季草莓品種,都在王明會的大棚內試種。
『去年用一棟大棚試種草莓,一年下來,就「撲棱」滿了整棟大棚,長得可好了。草莓結出果,拿到市場上賣,每斤賣到了15塊錢。』
王明會告訴記者,今年他新扣了一個大棚種草莓。原有的大棚裡留下1000棵草莓作為原苗,新大棚裡移栽了2000棵草莓,目前長勢良好。
聽到王明會的話,駐村第一書記王冬接過話頭:『只種了一年草莓,就從200多棵發展到了3000多棵,雖說第一年果結得不多,但看著有盼頭。今年,我們村已經有第二戶村民開始種植草莓。我們琢磨著,以後發展好了,實現規模化種植,甚至建成草莓種植基地、草莓采摘園,那可有賬算了。』
王明會信心十足地說:『我看好種草莓!一斤蔬菜和一斤草莓,價錢根本沒法比。我現在所有的希望都在這兩棟草莓大棚上,等把草莓搞起來,有人來采摘,住民宿,再順道吃上一頓農家飯……城裡人花錢買樂呵,咱農村人樂呵賺錢。』
『有個詞咋說了,對,叫庭院經濟,那時咱農民可算上是在土地裡種金子了。你說,現在農村的小青年為啥往外跑,還不是想多賺錢。這要是發展好了,到時候,那些小青年還不得嗷嗷往回?呀……』
農民和土地就像是親兄弟,打斷骨頭連著?。他們的需求很簡單,就是土地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收益,過上更好的生活。
鄉村要振興,農民要有職業認同感,年輕人的回歸是最重要的。要想改變,就先要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
『小草莓』落戶長征村,給長征村的農民帶來了致富新機遇,相信抓住機遇,他們將會走向更加寬廣的舞臺。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