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七十載風雲變幻,三代林業人浴火涅槃。4月6日起,大型生態文明題材電視連續劇《青山不墨》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本劇以伊春林業戰線全國勞動模范馬永順、張子良、孫海軍等英雄事跡為主要素材,講述以馬永祥、鄭毅、魏建中、華青等為代表的林業英雄通過對林區三代人的曲折經歷、命運走向和價值追求的抒寫,藝術再現了伊春林區創業、改革、轉型發展的三部曲,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一段段可歌可泣、波瀾壯闊的動人事跡,描繪出『綠水青山永續利用』的多彩畫卷,是一部蕩氣回腸的紅色史詩、一曲感人至深的綠色之歌,一部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優秀電視劇,激發廣大黨員乾部投身到國土綠化和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中,讓景秀河山造福人民。
《青山不墨》的播出,激勵我們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繼續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深刻認識伊春林區開發建設、轉型發展歷程,林業工人艱苦創業,破禁區、戰嚴寒、肯吃苦、願奉獻的精神。激發林區廣大乾部職工投身生態保護修復的鮮活實踐,更好地回答習近平總書記的『林區三問』『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為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伊春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替山河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電視劇的播出在伊春森工集團引起強烈反響,激勵廣大林業工作者以為國分懮的愛國精神、埋頭苦乾的創業精神、刻苦鑽研的創新精神、不求名利的奉獻精神,更加積極投身到建設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中。與此同時,我市文藝工作者也通過各式各樣的文藝作品,生動展示伊春林區波瀾壯闊的發展史,謳歌林業工作者發揚『堅韌不拔、奮發向上、勇於奉獻、盛衰與共』的紅松精神和『逐夢青山、築夢青山』的精神追求。
《青山不墨》燃起林區奮斗新熱情
本報訊(衡景陽)4月6日,一部反映林區七十載風雲變幻,三代林業人浴火涅槃的大型生態文明題材電視劇《青山不墨》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故事以全國勞動模范、林業英雄馬永順為原型的主人公馬永祥展開,將其跌宕起伏的心路歷程與大山疏郁枯榮的際遇融合在一起,把大山的林疏林密、低回高揚,演繹得淋漓盡致,撼人心弦,譜寫了伊春林區吟唱感動新中國的奮進三部曲。晚上8點,馬永順的家鄉伊春森工鐵力林業局公司職工群眾圍坐在電視機旁准時收看。
『馬家軍』繼承遺志,植樹綠山川。馬永順的兒子馬春青觀看後感慨道:今天我們一家人一起觀看了《青山不墨》,看到了以父親為原型的角色馬永祥,感受頗深!作為子女,想起了和父親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我們也會繼承爸爸的遺願,繼續上山造林!今年,我將再次帶領『馬家軍』舉旗造林,為位於馬永順林場的全國英雄林再植5000株紅松,讓青山常在,永續利用。
林場種好紅松堅果林,傳好生態文明接力棒。在馬永順林場分公司三樓會議室,公司經理牟海鵬帶領職工觀看了《青山不墨》,他堅定地說:作為以林業英雄馬永順命名的林場,在老英雄『愛國、創業、創新、奉獻』的精神感召下,我們這群『林二代』更加需要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投入到林區轉型發展的實踐中去。以更加堅定的決心,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奮進新時代,爭做時代先鋒人物。林場分公司將接好老英雄的接力棒,全力發展好鐵力林業局公司紅松堅果林項目,將綠色鋪滿小興安嶺,將幸福傳承子孫後代。
新一代森工人用實際行動答好林區三問。馬永順林場職工王德剛說:我父親那一輩的林業工人就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上山砍樹、伐木,到了我這一輩開始保護生態、保護資源,封山育林、植樹造林,現在林區的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我們在林業局公司的號召下,發展紅松堅果林,北藥種植,林下經濟讓職工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在外面求學的大學生王洪濤有感而發:我從小就是聽著馬永順爺爺的故事長大的,現在放假在家,跟家裡的長輩一起看電視,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要好好學習,將來有機會回來為建設家鄉出一份力。
老工友傳播紅色基因,煥發綠色發展新活力。馬永順友情守墓人張道廷老人激動地說:這部《青山不墨》電視劇,是我們盼望已久的,作為一個林業人,心裡非常激動,我和老伴兒要認真地看完這部電視劇。作為馬永順老英雄守墓人,一定要傳承好紅色基因,弘揚好英雄精神,讓紅色基因和英雄精神融入我們的血脈中,讓英雄精神在林區新一代青年人身上發揚光大,為新林區的綠色發展貢獻出全部智慧和力量。
一腔赤誠,不負青山。《青山不墨》的播出再現了林業英雄模范歷經生產建設、改革開放、綠色轉型不同歷史階段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段段可歌可泣、波瀾壯闊的動人事跡,讓英雄模范精神發揚光大,在鐵力林業局公司引起熱烈反響,點燃了新時代森工人投身生態建設、振興林區發展創業奮斗的熱情。
孫海軍與伊春森工雙豐林業局公司乾部職工觀看《青山不墨》
本報訊(趙德明 毛毅 黃惠)4月6日晚,全國勞動模范、育林功臣孫海軍與伊春森工雙豐林業局公司黨員乾部同時收看電視劇《青山不墨》,共同感受伊春林業人半個世紀的堅守初心、甘於奉獻、勇於探索、浴火涅槃的奮斗歷程。
《青山不墨》以三代林業人獻身青山的動人故事為脈絡,高度還原了林區發展建設的場景,全面、客觀、藝術地再現了新中國成立後伊春林區的發展歷程。作為創作原型之一的孫海軍紮根福民林場分公司30年,用整整17年的時間帶領職工群眾營造11萬畝、2000多萬株人工林,使周圍的幾十座大山披上綠裝,實現了自己綠化大山的夢想,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座『綠色銀行』,是『馬永順精神』的傑出代表。
當已經退休多年的孫海軍得知《青山不墨》在央視一套正式播出時,他准時守在電腦前認真地觀看,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喚起了他曾經工作時的回憶和對林區未來發展的期望。他說:『森林是生態環境的主體,我們一定要在培育後備森林資源上狠下功夫,讓青山常在,永續利用。我們要讓伊春的大森林充分發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進入新時代,孫海軍紮根林區、艱苦創業的精神像一面旗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林區乾部職工。在他工作過的福民林場分公司,乾部職工也收看了《青山不墨》。
福民林場分公司主要負責人激動地說:『今天,我們收看了電視劇《青山不墨》,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為育林模范、生態建設功臣孫海軍家鄉的新一代育林人,將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的政治囑托,勇擔使命、接力奮進,大力弘揚紅松精神,堅持不懈把森林資源管護好、培育好,為實現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向榜樣學習 譜生態新篇
——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英善觀看電視劇《青山不墨》有感
劉斌
『這部電視劇,我們老兩口都樂意看,一開播就抓住了我們的心,劇中的情節、元素原汁原味,這真是忠實記錄我們林業人的好劇,看著看著,我感覺我也在劇情當中,以前在林中植樹造林的一幕幕更加清晰了,常常沈浸劇情不能自拔。』這是4月6日晚8時許,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英善在收看《青山不墨》電視劇過程中的有感而發。
4月6日,張英善和老伴兒早早地吃了晚飯,坐在電視機前,等待這部大型生態文明題材電視連續劇的播出。
當『青山不墨』四個字出現在屏幕上時,老兩口露出了笑意,一點點地深入劇情,思緒也同步回到那個艱苦且激情四射的年代。最喜歡的還是一棵棵樹,最熟悉的還是狗皮帽子、大棉襖、斧頭、彎把鋸,以及一年四季莽莽群山的景致。劇情中,展現出的林業工人艱苦的作業和生活條件,東北原始風光、風土人情,都是原滋原味接地氣,畫面真實、震撼。
劇中出現的蒸汽機車、馬套子、彎把子鋸、小山似的大木頭堆情節……瞬間把張英善老人的思緒帶到了那個艱苦而火熱的年代,劇情深深觸動了他的心弦,他和劇中人物同悲歡、共休戚,他也深刻體會到伊春精神、馬永順精神是一代代林區人接續奮斗,用青春、汗水、鮮血乃至生命,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培育和錘煉出來的,而且已經成為廣大林區人共同擁有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觀看中,張英善時而露出笑意,時而神情凝重,時而陷入沈思,時而興奮不已,電視劇牢牢把他和老伴兒吸引住。
看著電視劇,張英善深有感觸地說:『勞動模范是廣大勞動者中的傑出代表,他們聽黨話跟黨走,時刻響應黨的召喚,不管在哪個崗位上,他們都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讓後人在學習他們優秀事跡的過程中汲取信仰力量,厚植愛黨愛國情懷,激發昂揚斗志,這是最為可貴的,我也要不忘初心使命,活一天乾一天,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看著這部電視劇,我的心是溫暖的,勞動模范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這一輩子我植樹造林這條路是走對了,黨和人民已經給我極高的榮譽了,但我不能睡在功勞簿上,趁著身子骨能動,我和老伴兒還要植樹造林、看山護林,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大力弘揚和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匠人精神,發揮勞動模范示范引領作用,多培養生態文明建設主體,帶領更多的人自覺投入生態文明建設,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