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轉眼就到了虎年元宵節。皎潔的月亮懸掛在夜空,漫灑銀輝,映照山河;紅紅的燈籠,璀璨的煙花,把元宵節盡情地渲染。此情此景,我想起了兒時的元宵節。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家住在林場。那時林場沒有賣元宵的,我連元宵啥模樣都沒有見過,也沒有賣糯米面的,於是,家家自做元宵。用碾碎的花生米和白糖,或用蘿卜絲拌紅糖做元宵餡,用白面皮包上就成了。元宵節的頭一天,母親就把元宵包好了。十五早上,母親便把香香甜甜的元宵端上了桌。這元宵雖然有點『土』,但在那個年代也是美味佳餚了。
吃完元宵,我同小花姐、二狗等伙伴去林場大院看林業局來的秧歌隊演出。伴隨著鑼鼓喧天和劈啪的鞭炮聲,演員們身著彩飾,手持扇子和手帕,腰間紮或紅或綠的彩帶,在眾人的簇擁下踏著鑼鼓節奏扭動著。扮像孫悟空的領隊揮舞著彩球時蹲時躍,豬八戒背媳婦得意洋洋,那老漢擺旱船抬花轎,那騎著黑毛驢的小媳婦左右搖晃,無拘無束的『浪著』、『逗著』、『戲著』、『耍著』……歡快熱烈的場面給寂寞的小山村憑添了許多樂趣。我們一眾小孩子則興高采烈地尾隨著秧歌隊走著鬧著,模仿著……秧歌調在吹奏,在飄蕩,喜慶的氣氛彌漫著寒冷的冬日山村。這一天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盛宴了,仿佛春天已經提前到來。
元宵節的晚上,家家戶戶把冰燈點亮、把大紅燈籠吊在高高的燈籠杆上。一些老人用鋸末子拌上柴油,在院裡院外燃起一個個小火堆,老百姓叫撒『路燈』,寓意驅除污穢邪氣,平安祈福。我家離河岸很近,父親順著拉燒柴小路竟把火堆連到河邊,火堆彎彎曲曲,像一條長長的火龍,隨風舞動。高高的紅燈籠在夜空中隨風搖曳,整個山村一片燈火輝煌。人們不約而同走出家門,去封凍的河面上滾冰。冬日寂靜的翠巒河岸一下子熱鬧起來。
人們在冰面上燃起堆堆篝火,在月光篝火輝映下滾來滾去。一些老人邊滾邊念著:『正月十五?轆冰,一年四季不得病』。我提著罐頭瓶做成的小燈籠,在人群中走來走去,心中格外歡愉。
如今,元宵節滾冰、撒路燈等一些習俗已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看燈展,元宵晚會、賞冰雪霓虹……然而,童年的元宵節,仍是我記憶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