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鵬 許丹 記者 李平)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後,友好區進一步加強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在推動友好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創造新業績。
踐行『兩山論』理念,不斷鞏固整體生態優勢。該區將秉承『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發展思路,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轉型發展之路。統籌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深入推進天然林保護與生態修復工程。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實施新一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昇行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面實施林長制,推進林業產業轉型昇級。
發揮『主引擎』作用,不斷厚植產業發展優勢。該區將用更實舉措壯大三農經濟,支持資金、技術、人纔等要素有序整合,培育特色果蔬、優質畜禽等產業集群。用更強保障實施項目招引,不斷完善分級負責項目推進機制,搶抓政策機遇,力爭五年內完成83個經濟社會發展項目建設,力爭五年招引產業項目26個,引進資金突破10億元。用更高標准打造富區產業,深度開發『五個游』,挖掘自然風光、人文歷史、紅色文化等資源優勢,推出紅色文化之旅體驗活動,打造『綠色生態+紅色體驗』全新旅游模式。
推進『深水區』改革,不斷發揮體制機制優勢。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堅持以改革添活力,落實減稅降費等惠企紓困政策,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技術、人纔、資本有機結合,落實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戶,力爭規上工業企業達到6戶。促進地企互融互通,高水平謀劃、高目標引領、高標准推動事關當前和『十四五』期間地企融合發展的重大問題,形成全方位、深內涵、持久性的新型地企關系。
堅持『新思路』引領,不斷提昇城區集聚優勢。全力提昇城區能級,推動經濟、教育、醫療等優質資源高質量共享,提高城區綜合保障能力。加快建設現代交通,依托嘉伊公路和鐵路交通網絡,創建暢通陸運體系,提昇城市聯動能力,改造新建一批危橋,打通一批『斷頭路』,新增一批停車場,有力改善城區交通條件。優化城鄉功能布局,強化精細化管理,提高教育、醫療、商貿、快遞物流等配套設施供給品質,加快城區智慧化步伐,大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
圍繞『惠民生』目標,不斷增強投入保障優勢。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挖掘友好三中省級重點高中和『市屬區管』教育功能優勢。加強社會治理創新,推動基層矛盾源頭化解,健全掃黑除惡長效機制,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同時,該區將持續爭創省級『雙擁模范城』,力爭把友好建成同富裕、共美好的幸福傳承引領區。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