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市十二次黨代會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千方百計加大教育投入,著力夯實教育基礎,著力攻克教育難題。五年來,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義務教育實現均衡發展,辦學水平得到不斷提昇,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高,開啟了全市教育事業發展新征程。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小學德育工作,組織全市中小學校開展『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主題教育優秀成果評選工作,共評選獲得省級榮譽14項,綜合類成果3個、其他類成果11個。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足、開齊音體美課程;開展體育特色學校和示范學校創建工作,全市現有國家級體育特色學校和示范學校33所,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23所;鐵力市一中堅持排球特色辦學,在國家和世界級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把冰雪課作為地方性課程,全市100%的學校開設冰雪課。構建了以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學校這一國家級營地為樞紐,以各基地為站點的研學實踐教育網絡;統籌推進全市研學基地建設和資源開發,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營地累計接待3萬多名學生開展研學實踐活動。
構建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發展格局。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全面提高,以縣區為單位制定了幼兒園布局規劃;堅持科學保教,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全面推進。2017年我市17個縣區全部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國檢驗收。推進普通高中布局調整,從18所調整到8所,普通高中實現優質化辦學。教育質量逐年提昇,我市高考文理科平均分連續多年居於全省前列,全市高考本科二批次入段率由2017年64.9%提高到2021年79.6%。我市職業院校從8所調整到5所,伊春技師學院和伊春林校實現實質合並辦學;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招生規模實現新突破。進一步提昇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積極探索『醫教結合』教學模式,加強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繼續教育不斷深入,民族教育得到統籌發展。
推動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組織落實『國培計劃』等國家級培訓項目18大項,培訓人次7300餘人。省級培訓項目28大項,培訓人次近1400人。將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准,紮實推進爭做『四有』好老師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師德先進個人評選活動、優秀師德師風宣講活動;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治理行動,2017年以來共查處師德師風違規案例53起,2017年以來全市共交流輪崗教師425人。落實鄉村教師待遇、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組織師范類畢業生農村任教招聘考試,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得到不斷加強。
推進教育辦學水平不斷提昇。2019年以來,完成森工、農墾教育系統中小學移交屬地管理改革工作;開展了市屬學校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各級各類學校不斷完善校園安全制度措施;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嚴格對照創建標准,已成功創建4批次95所市級『平安校園』;積極推進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防范建設三年行動,全市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專職保安員配備率已達100%,護學崗設置率和視頻監控聯網完成率已達93%,封閉化管理和一鍵報警聯網完成率已達100%。制定聯席會議制度、年檢制度、黑白名單制度、辦學許可證管理制度等,部署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整治工作,成立了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持續開展民辦教育機構專項治理。
全面提高教育服務和保障能力。『十三五』以來,各級各類學校共建立法治宣傳陣地968個,開展法治講座883次,舉辦法治宣傳櫥窗965期,觀看法制宣傳影片751場,法治宣講課1200餘節,每年參與人數不少於6萬人次。加快推動『三通工程』建設,助推教育信息化發展。精准扶貧得到全面落實。2017年以來,累計資助12萬人次,發放獎、助、補、免、償等各類資金9941萬元;為1933名高校學生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貸款資金達5265萬元。
回首過去的五年,全市教育工作曬出了一張張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我們欣喜地看到,我市教育發展的腳步更堅實、基礎更牢固。站在新的起點上,全市教育事業正以昂首跨越、蓬勃發展的姿態,搶抓機遇,加壓奮進,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努力開創我市教育事業的嶄新局面。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