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急難愁盼 辦實事解難題
——南岔縣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紀實
今年以來,南岔縣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優化營商環境精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聚焦市場主體和辦事群眾的『難點』『堵點』『痛點』,持續改善優化營商環境。
政務服務堅持應進必進
為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南岔縣行政服務大廳按照『進一扇門、辦成所有事』的目標,將原來分散在各部門的審批事項堅持『應進必進、進必授權』的要求,全部集中到行政服務大廳實行一站式辦公,窗口服務,陽光操作。按照『便民、高效、廉潔、規范』要求,依照『政務大廳之外無審批』的審批機制,堅決杜絕政務服務事項辦理『體外循環』、申請人『兩頭跑』。縣自然資源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農業農村局、公安局、民政局等多家單位先後進駐政務服務大廳,除退役軍人事務局可單獨設立大廳外,其他部門121項政務服務事項經梳理後,設立了綜合服務窗口,實現了994項『應進必進』的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進駐率100%。
優化政務大廳服務窗口
南岔縣行政服務大廳以『流程最優、環節最少、時間最短、服務最佳』為目標,按照『能合不分,能並不串』的原則,建立了『牽頭負責、抄告相關、限時辦結、效能監控』的審批機制,實現效能倍增。通過整合稅務及不動產登記窗口,設立老年人服務窗口、『一件事』服務窗口、幫辦代辦窗口、『走流程』窗口,設立了水、電、熱服務窗口,成立了工程項目審批窗口,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節約行政成本,確保群眾和企業到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和『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目標。同時,建立了『好差評』評價系統包括自助查詢機、取號機、叫號機、評價器、顯示屏、信息歸集系統等,實現多部門、多業務統一叫號,並可對現場服務做到『一次一評』。
簡政放權步伐持續加快
南岔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互聯網+政務』各項決策部署,以『不見面,馬上辦』為目標,以標准化建設為基礎,以『互聯網+』為引領,不斷健全體系網絡,持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全縣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排名市第二。積極推進事權下放,鄉鎮認領政務服務事項83項,社區、村屯服務事項認領77項。同時,做好賦予鄉鎮和街道第一批39項行政處罰權力事項工作,39項行政處罰權力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和三鎮一鄉進行有序對接,使行政處罰權力事項,在鄉鎮能夠接得住,防止出現權力『懸空』。
目前,政府22個職能部門和三鎮一鄉政務外網已貫通,正逐步推進服務事項『一網通辦』。現已實現市級與縣級和鄉鎮的上下聯通,逐步完善社區、村屯的服務站點,達到就近辦、網上辦、異地辦。目前,全縣『互聯網+監管』補錄總量排名全市第一。
積極推進誠信環境建設
南岔縣積極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開展『雙公示』,按照各單位認領的權責清單,『雙公示』錄入數量及時率89.81%,排名全市第一。發揮政府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表率和導向作用,共向社會公開政務誠信承諾書28份和『辦事不求人』承諾書48份,並通過『信用伊春』平臺進行公示。
南岔縣積極推廣『信易貸』,共有526家企業在『信易貸』平臺進行注冊,成功授信中小微企業24家,授信金額362.1萬元,授信筆數全市排名第一。開展『碼上誠信』建設,縣營商局引導縣內市場主體簽訂誠信經營承諾書700餘份,鼓勵90家信用狀況好、誠信度高的企業作為首批『碼上誠信』試點,打造『誠信南岔』品牌,同時以新建社區為試點,啟動『社區信用聯盟』活動,與縣文廣旅局開展『信易閱』圖書館文化惠民服務以及『信易游』誠信旅游景點惠民服務,紮實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向基層延伸。目前,南岔縣在全市社會信用體系考核中位居第二名。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