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甘為人梯
——伊春市一中加強師德建設紀實
近年來,市第一中學始終把師德建設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切實加大師德建設力度,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紮根林區、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特別是師德師風贏得了社會的好評。
完善建設機制 切實加強領導
學校非常重視師德建設工作,將師德建設納入學校整體工作中,成立由黨委書記和校長任組長的師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先後由政治處、學生處按照校黨委要求,主抓師德師風宣傳教育和師德承諾,教務處、科研處、學年按照學校整體要求,分別抓教師管理、教師培訓和班主任培訓,學校紀委主抓失德行為,從而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協調一致、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加強教育宣傳 傳遞師德正能量
學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教育理論思想、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國務院《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義務教育法》《教師法》以及《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准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准則》《中小學師德『十條紅線』》《省教育廳在全省中小學校推行『四零承諾』實現辦事不求人實施方案》等法律法規,學習省市有關師德師風和『微腐敗』專項整治等文件精神,切實增強了奉獻精神和『底線』意識。同時,通過市一中微信公眾號,不斷推介師德高尚的教師,利用教師節等節慶紀念日,集中開展師德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名師講座、名師示范課、名師評課等方式,不僅展現了教師的整體精神風貌,而且讓更多的教師行有參照,做有榜樣。
完善師德制度 健全各種機制
建立師德師風制度。制定並完善了《伊春一中文明施教『十不准』》等相關制度規定,並把師德建設與教師考核、班級考核、評先評優、職稱評定掛鉤,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實現了師德建設管理的制度化、科學化。落實承諾機制。本著『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原則,黨委書記與副書記、紀委書記,校長與副校長,學校與全體教職員工,層層簽訂了師德建設承諾書。完善治理機制。學校始終把師德作為教師日常管理和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嚴格落實《省教育廳關於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省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在全省中小學校推行『四零承諾』實現辦事不求人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同時制定《伊春一中『四零承諾』方案》和實施細則,實現了做有制度、治有規范。完善監督機制。設立並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意見信箱等,構建了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社會『五位一體』的師德監督體系。同時,堅持陽光分班、分寢、排座以及公開選拔班乾部等,保證了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落實保障機制。尊重教師,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通過開展教師拓展活動,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創設了公平和諧、風清氣正的校園環境,形成了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采取多種形式 提昇隊伍素質
充分發揮『頭雁』效應。先後派校長、副校長等參加教育部舉辦的高中校長培訓班、省新課標培訓、省『雙百工程』中小學校長高級研修班,提昇了班子成員的『領飛能力』。充分發揮『雁陣效應』。通過召開學習會、教職工大會等,以及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的方式,要求全體教職工時刻高標准、嚴要求、尋不足、找差距、重整改、狠執行、尚廉潔、能垂范、勇爭先,形成了嚴謹的作風。充分發揮『活水』效應。采取『以考促學,以賽促學,以評促學,以研促學』等激勵方式,通過組織教師參加高三第一、二次高考模擬考試、舉辦高考試題分析大賽、『篤行杯』作課大賽、職稱評定作課,留研討作業、開展讀書交流、學習培訓後匯報交流等方式,激勵教師學習,推動教師研究。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組織教師赴北京、河北衡水、哈三中、省實驗中學、佳木斯一中等名校聽課學習,積極參加省市舉辦的各類培訓,聘請教育專家陳慶軍教授來校講學,通過學為教育平臺聘請田園、王晨、李凱、韓笑、劉麗娟等名師來學校講學輔導,使教師更新了理念,提昇了專業素質。
師德成效顯著 教育質量不斷提高
目前,該校所有班主任每天早上6點30分前全都到校,每晚10點以後纔回家。所有教師也都奉行『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的信條,相互學習,相互帶動,早來晚走,全校教師工作積極性空前高漲,這種不怕吃苦、甘於付出的奉獻精神,使學校教育教學穩步發展。特別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老師們捨小家顧大家,全身心投入到防控期間教育教學中。在開學復課期間,有懷有身孕的老師、哺乳期的老師、子女年齡尚小的老師、身體有病的老師、家裡有病人的老師,他們克服自己的困難,保證學生的課時,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師者的形象。2008年至今,學校教學質量節節高,已有19人考入了清華北大。
幾多辛苦,幾多收獲。該校各項榮譽紛至沓來,先後被授予國家級綠色學校,全國文明單位、教育部第四屆和諧校園先進學校、省級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連續十多年獲得市委、市政府事業單位工作實績考核優秀單位。2020年又被評為全省教育系統師德先進集體。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