崢嶸歲月
——記周平英和她的知青系列油畫
前幾天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是熟悉我的一個老鄉,她在做一個節目,想求一兩幅友好區的老照片。我們在微信上建立了聯系,但看到她發過來的幾幅畫作之後,不覺眼前一亮,這是一個系列的油畫,表現的是知青生活。搭帳篷的畫面栩栩如生,有的人在搭框架,有的人在拉篷布,遠近透視關系准確,構圖新穎、色彩逼真,把一群下鄉知青野外安家的場面描繪得如火如荼,活靈活現,就像是一幅照片那麼逼真,帳篷裡的一位姑娘在鐵爐前邊添柴邊讀書,那用舊油桶搭建的鐵爐子裡爐火正紅,大通鋪上一排被褥擺放整齊,立柱上還懸掛一盞馬燈。
啊!多麼熟悉的場景,多麼生動的畫面!它把我的思緒帶入了50多年前的知青歲月。我和油畫作者有著相同的經歷,深山伐木、截原木、打柈子;背著行李徒步行走在森林小火車道上,拉爬犁、野外炊煙;這些仿佛都是在回憶我的過去,我深深的被這些飽蘸濃郁生活氣息,技法嫻熟、寓意深邃的藝術作品所吸引、所感染。
這是友好區人畫的嗎?沒有親身經歷、沒有經過多年專業訓練的人是畫不出來的,它一定出自大家之手』,帶著一系列的好奇,我連續向她發問:這是你畫的嗎?能否把這個系列的畫全部發過來?你的經歷如何……當得知一系列的回答後,我的心被折服了。
周平英,學生時代家住友好區森鐵一處,1973年下鄉分配到森鐵沿線的七公裡勞動鍛煉,直到1977年恢復高考,她進入大學纔離開這裡。四年的知青生涯,是她人生最艱苦的一段經歷,上山伐木、打柈子、蓋房子、采石頭、打山洞、種地、割草、放牧、民兵訓練等等重活都乾過。冬天住帳篷,四面通風。吃的是大餅子、咸菜梗子、凍白菜湯,飢一頓飽一頓的,吃了很多苦。也就是這段崢嶸歲月,鍛煉了她的體魄,磨練了她的意志,養就了不怕苦、不怕累、不嫌累、不服輸的精神,創造出精彩的人生。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