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祖先,天人相感,俯而察,仰而觀。取象於地,效法於天,定節氣以識物候,制歷法而知時變。氣分陰陽,萬物流轉,人事通乎天文,大道成於自然。
冬至者,冬之極也,傳統八大節之一。周泰測日影而定四時,以冬至之月為正月。漢武太初改歷,正月冬至始分,綿延至今。歲至此時,數九寒天;朔風凜冽,萬物伏潛。且時值歲末,漸近年關;游子思歸,翹首以盼;行者日稀,滿目蕭然。太陽直射南歸線,暗夜於茲最長,白晝當此最短。然則,陰氣極則陽氣生,地力蓄而生機萌。故而戶戶祭祖拜天,求雨順風調之景;家家祈福祝願,盼人和萬事之興。
冬至大如年,闔門共餐。諺雲: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北方以餃子為食,取自醫聖『怯寒嬌耳湯』之典。各地佳餚紛呈,赤豆煮粥,餛飩湯圓;糯米闢邪,年糕疊現;三冬肉脯,燒臘姜飯;水醇釀酒,羊湯御寒......品類各異,初心同源,或寓圓滿,或寄平安。又雲:吃過冬至飯一天長一線。雖然寒鎖八方,自藏新生之望;岸柳將舒,梅花欲放;大河解凍,波光蕩漾;潛龍不日騰淵,大地再著新綠。
正所謂,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盼春歸。天雖無言,四時行焉;冬至既到,春將不遠。但有家國興盛,萬民歡虞,千裡冰封,雖寒亦暖。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