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是國人最喜歡的花卉之一,它被傳統文人賦予了高潔的形象。從古至今,中國文壇上出現了許多吟詠梅花的詩詞作品,其中最經典的有北宋林和靖的《山園小梅》;南宋陸游的《卜算子·詠梅》;明代高啟的《梅花九首》。到了現代,毛主席所作的《卜算子·詠梅》,更是經典中的鰲頭之作,也是我最喜歡的詠梅詩詞。
林和靖的《山園小梅·其一》:『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此詩突出地寫出梅花特有的姿態美和高潔的品性,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響。頷聯從姿態和香氣上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淡雅和嫻靜。頸聯從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側面加強前一聯描繪出來的梅花的美。最後說梅花可以親近,它喜歡低吟淺唱那樣的清雅,而不須酒宴歌舞這樣的豪華。作者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作者與梅花的關系達到了精神上的無間契合。
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此詞以梅花自況,用梅花被碾壓的淒苦來發泄胸中的抑郁,感嘆人生的失意坎坷;贊揚梅花的精神,對自己的愛國情操和高潔人格進行了肯定和自許。
明代高啟的《梅花九首·之一》:『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此詩飄逸超群,力寫梅之高韻。脫出了前人的窠臼,采用多方譬喻與襯托的手法,寫出梅的氣節,突出梅的風骨與精魂。
毛主席特別喜歡古人吟詠梅花的詩詞。1961年11月6日,他寫信給秘書田家英,讓其找到明代高啟的《梅花九首》給自己看,並在信中默寫出其中一首的前四句。他還曾讓田家英找到北宋林和靖的《山園小梅》一詩給自己讀。他還曾反復誦讀陸游的《卜算子·詠梅》詞,並認為該詞文辭很好,但意志消沈,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義。因而反其意而用之,寫出自己的《卜算子·詠梅》詞:『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這是毛主席於1961年創作的詞。此詞上闋主要寫梅花傲寒開放的美好身姿,描寫梅花的美麗、向上與堅貞;下闋主要寫梅花的精神風貌,表現了梅花的堅強不屈、不畏嚴寒、對春天充滿信心和謙遜真誠的風格,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堅韌不拔的形象,鼓勵人們要有威武不屈的品格,和革命到底的樂觀主義精神。全詞運用逆向思維來立意,融合象征、擬人、襯托、比喻和誇張等手法,讀來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