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夜幕降臨,60多位舞蹈愛好者聚集在嘉蔭江邊的廣場上。她們頭戴貝雷帽,身穿水手服,系著紅領帶,踩著高筒靴,在極富節奏感的旋律中翩翩起舞。她們健康、陽光、向上,優雅的舞姿給美麗的嘉蔭小縣增添了一道亮麗風景線。這支水兵舞蹈隊就是目前嘉蔭縣最火最時尚的『麗萍舞蹈隊』 ,隊員平均年齡55歲,是一個歡樂向上的『family』。
與舞蹈結緣跳入『舞坑』
從不會跳舞到與舞結緣,仿佛就在一瞬間。56歲的賈麗萍是水兵舞隊的『掌門人』。
與舞結緣,還得從1994年說起。當年只有32歲的賈麗萍從嘉蔭縣向陽鄉調到嘉蔭縣工作,賈麗萍經常到江邊散步,因自己從小喜歡跳舞,每當她到江邊散步時,都會被一支年紀較大的廣場舞舞蹈隊深深吸引,沒多久她就加入了這支廣場舞舞蹈隊,當時她是舞蹈隊裡最年輕的隊員。
2012年,因賈麗萍所在舞蹈隊人員年紀普遍較大,跟不上新舞曲節拍,賈麗萍便組建了『麗萍舞蹈隊』。這支舞蹈隊因成員年齡都很年輕,主要跳一些節奏較歡快的舞曲。用賈麗萍的話說,當時她們跳的舞蹈屬於廣場舞昇級版,因為傳統廣場舞就那幾個動作,很多跳舞者已經跳得滾瓜爛熟。隊員們想跳新舞蹈,她就得抽時間琢磨和學習一些新舞步,然後在去教自己的隊員。 2015年,水兵舞風靡全國,賈麗萍一下就被水兵舞深深吸引,她決定帶領自己的隊伍跳出不一樣的廣場舞。
水兵舞又叫拉手舞、六步,原是美國軍艦上水兵跳的一種舞蹈。最開始是兩位男士對跳,隨著美國海軍的遠征,水兵舞也被帶到了世界各地,並且演變為男女對跳的一種舞蹈。它與慢三、慢四不同,無論是從舞蹈的風格,還是對舞姿的要求,都與交誼舞有很大的區別。主意拿定後,在征得舞伴們一致同意下,賈麗萍開始通過網絡、圖片研究水兵舞的跳法和技藝。水兵舞不同於其他舞步的動作簡單,它糅合了交誼舞、廣場舞、拉丁舞等各派,根據廣場舞的特點精心編排而成,既有民族舞的歡快活潑,又有吉特巴舞的奔放,所以要想把水兵舞跳好跳美極不容易。為了滿足隊友的要求,賈麗萍勤學苦練,一有時間她就打開電腦,將每一步記在紙上,然後自己對著鏡子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學,然後再教隊友。看著隊友們在自己的傳授下都將水兵舞跳得有模有樣,賈麗萍成就感十足。
教大媽就像教小孩
一轉眼,舞蹈隊已正式成立三年多,人員也由初期的30與人增加到60多人,最難能可貴的是這支舞隊的成員流動率幾乎為零,這和賈麗萍辛苦付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大家雖然不是真正的「水兵」,但對於「水兵舞」都有一種特別的偏愛。廣場舞跳來跳去就是那些曲子,水兵舞運動量就大了不少,跳起來輕松活潑,富有朝氣。教大媽們跳舞就像回到了幼兒園一樣。其實人上了年紀,就逐步回歸了童真。對老年人教學要有方法,她們個性都很強、自尊心很強,雖然記憶力差點但是理解力不錯。』賈麗萍說,為了讓每個人都能跳好,她選的舞步盡可能簡單,以便所有人都能跳。每個舞步她都會寫在紙上,還會根據動作配合歌詞對舞蹈動作進行設計,用學前教育的方式對學員反復教學。每一個動作要教上十幾遍,還要盡量慢點教。『教老年人跳舞和教孩子有著非常相似的思維方式,每次訓練,我都會鼓勵她們,只要自己比昨天跳得好,就是進步了,我經常會說,你們真棒!』
跳水兵舞半年之後,隊員們發現了這套舞蹈帶給大家的驚喜,不少隊員的體重一直保持得很好,腿不疼腰不酸,形體和氣質上有了很大的改變。因為整支舞蹈節奏輕盈、不激烈、接地氣,但同時又主要以前腳掌著地,所以對中老年人的健身作用尤其明顯。
舞蹈隊年齡最大的是田桂蘭(66歲)和夏桂芝(65歲)。因兩位老人年紀大,從來沒學過舞蹈,學跳相對繁瑣的水兵舞非常困難,每個動作賈麗萍都要手把手耐心指導,但還是學的很慢。可是兩位老人並不氣餒,每天回家,照著鏡子一遍一遍跳,有時還讓家裡孩子當觀眾,哪個動作沒跳好,孩子就給糾正一下。現在兩位老人旋轉、跳躍……跟著音樂的節拍,雙人對跳動作整齊劃一,絲毫不遜色隊裡的年輕人。
要跳好水兵舞,就要在原有正確的水兵舞基本步法的基礎上,注重吉特巴舞蹈的線條和律動,合理運用腳尖、腳跟、腳掌著地,先跳好每一個舞蹈動作點,再逐漸掌握其節奏、風格和要領。剛開始跳水兵舞動時,賈麗萍特地將前兩套標准舞步動作簡化,讓年輕的帶年老的跳,以『兵教兵』的方式邊學邊跳。
三年下來,賈麗萍教會隊友跳全了網上當紅的7套水兵舞,每套舞11個動作花樣,每個花樣節拍都不同,跳起來非常優美。
水兵舞跳出不一樣的夕陽紅
旋轉、跳躍……跟著音樂的節拍,雙人對跳的舞群動作整齊劃一,時而又各有創新。記者在現場看到,舞群中舞姿颯爽的『水兵們』有年過六旬的老者,也有三十歲的年輕人,但更多的是動作矯健的中年人,她們聚集在一起,就是通過表演的形式,相互切磋技藝,但更重要的是秀出舞姿,追求健康與快樂。
賈麗萍告訴記者,現在她們每天早晚都會在嘉蔭江邊跳舞,既為了鍛煉身體,也是展現中老年朋友的的精氣神,展示自己健康與活力。她們希望把隊伍打造成嘉蔭縣一道獨特的風景!
林城晚報記者 王曉微 華方芝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