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日報訊(於鵬)為學習借鑒浙江在打造『特色小鎮』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探索促進經濟轉型昇級,推動新型城鎮化和新林區建設的新路徑,4月5日至7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高環率團赴浙江省杭州市,就發展生態經濟、打造特色小鎮、推進創新創業等進行學習考察。考察期間,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會見了我市考察團一行並進行座談交流。
據了解,2016年住建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三部委發布《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浙江省在特色小鎮建設上,聚焦特色產業,融合文化、旅游、社區等功能,突出『小而美、特而強』,打造了『非鎮非區』的創新創業發展平臺,為發展新經濟提供了有效抓手,走在了我國特色小鎮建設的前列。
座談會上,趙一德誠摯歡迎我市考察團一行來杭考察,並介紹了杭州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他說,伊春作為知名的生態之城,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績顯著,城市發展理念和杭州有很多共通之處,希望兩市今後加強交流合作、共同發展。高環代表我市考察團一行對杭州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她說,近年來,杭州在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績、積累了寶貴經驗,我們要認真學習,把杭州創新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帶回去,找准與伊春發展建設的結合點,全力推動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加快綠色化轉型發展步伐,讓老林區早日煥發青春活力。同時希望兩市進一步加強聯系,加深友誼,在生態經濟發展上加強合作,取長補短,攜手共進。
在杭州期間,高環一行先後考察了錢江新城建設情況,杭州夢想小鎮、雲棲小鎮、玉皇山南基金小鎮,桐廬健康小鎮、淳安藥材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情況。四月的杭州滿城飛花,海棠、桃花、櫻花次第競放,在柔腰綠柳中,一步一景,放眼皆畫。而分布在杭州各地的特色小鎮,恰如鑲嵌在這幅巨畫上的一顆顆寶石,格外璀璨。每到一處,考察團一行都對各小鎮的整體規劃、發展過程、運營模式以及取得的成果進行詳細的了解。大家用眼看,用手記,用心體會各個特色小鎮建設的獨特魅力,並就小鎮規劃、建設、投資、運作等方面與相關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探討。
杭州市餘杭區『夢想小鎮』承載著浙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試驗田的使命,是浙江省、市、區三級重點培育的創新創業綜合服務平臺,自2014年底開工建設以來,已入駐項目700餘個,集聚創業人纔6700餘人。作為新型眾創空間,夢想小鎮由『互聯網創業小鎮』和『天使小鎮』共同構成,由政府基金引導,創業者享受免房租、免費阿裡雲服務等多項優惠政策。同時,小鎮集創業與娛樂休閑為一體,良好的氣氛也吸引更多的人纔聚集到這個小鎮。考察團一行詳細了解了小鎮建設的目標定位、規劃布局、管理運營等情況,並深入部分孵化平臺,和企業負責人溝通交流,真誠邀請他們到伊春考察興業。
桐廬健康小鎮坐落於桐廬縣富春山健康城核心區域,總體規劃面積2.6平方公裡,由健康運動區、健康度假區、健康療養區、健康生活區、健康養生區等多個板塊組成。在聽取相關介紹後,高環向健康城的負責人詳細推介了我市的生態資源優勢,並誠摯邀請他們到伊春實地考察,為我市的健康養老產業出謀劃策。高環指出,健康小鎮以富春山水和現有健康項目為基礎,開發的集醫療護理、研發教育、康復保健、健身養生於一體的健康生態城,建設理念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對我市的度假養老養生產業開發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考察中,高環強調,杭州的特色小鎮是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的新探索新實踐,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重要功能平臺。我們要學習借鑒杭州經驗,充分結合伊春實際,找准定位、科學規劃,遵循人的城市化規律,充分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用新理念、新機制、新載體來推進林區建設。要利用伊春特有的資源優勢、區域優勢、環境優勢,全力打造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兼具旅游與社區功能的林區特色小鎮,努力走出一條有別於其他地區的綠色發展、特色發展之路。
在結束了杭州考察後,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王德惠和副市長白波還率考察團成員來到浙江省湖州市,就小城鎮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民俗旅游進行了實地考察。先後考察了安吉縣魯家村家庭農場集聚區旅游服務項目、天荒坪鎮餘村村、安吉風景小鎮旅游綜合體、天使小鎮,德清縣下渚湖街道小城鎮綜合整治項目以及莫乾山鎮燎原村和勞嶺村鄉村旅游項目。
在考察期間,不論是杭州的特色小鎮建設,還是湖州的小城鎮綜合整治改造與鄉村旅游,處處體現出了產業的高度融合,體現出匠心獨具的特點和特色,給考察團一行留下深刻印象。考察團成員紛紛表示,通過這次考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更為重要的是看到了差距,拓寬了思路。今後,將在我市的綠色化轉型發展中,用先進的理念謀篇布局,突出城市、產業、文化和生態的有機融合,以林區特色小鎮建設為引領,加快推進五大重點產業發展,努力譜寫好伊春綠色化轉型發展新篇章。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