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劍鋒/文
人有情有義,人講情講義,纔能成為萬物之主。人情一詞,最早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中:『人情之所感,遠俗則懷。』最早的人情,指的是人的常情、世情、情誼、情面等。最早的人情是純真的,給人帶來溫馨、溫暖,讓人世間不缺真愛,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最早的人情,出現在人際交往中。最早的往來,出自農耕時期,出自經濟社會還不發達時期。那時候,生產力低下,一家一戶攤上大事小情,或者遭遇不測,親友之間、鄰裡之間,就是不沾錢不帶故的鄉裡鄉親,都會過來幫一把。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沒錢沒力的就捧個人場,那時候的人情,叫做『傳換』。很多地方,就是現在,家家還都有一本『來往賬』。
『來往賬』中,有情有義有溫馨。人們形容一個地方有人情時,常常用鄉風淳朴來形容。淳朴的鄉風,就是說這個地方人民生活習俗、待人接物以誠相待,淳厚朴實,敬老愛幼,和睦相處,待客如賓,童叟無欺,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生活幸福美滿。這不是世外桃源,而是人間仙境。我國的春節,是人情往來最重的一個節日,當『傳換』不能帶給人喜悅,卻讓人感到心理上有一種『沈重』時,這種『來往』就不能不讓人反思:我們往來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不能帶來親情和愉悅,變成一種生活中、精神上的壓力,這樣的『傳換』還有意義嗎?
『人情往來』,貴在『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貴在『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貴在『懂得感恩,知恩圖報』。最怕『人情往來』變成『人情交易』,一旦『人情往來』變成『人情交易』,這『情』還是原來的『情』嗎?這『義』還是原來的『義』嗎?『人情往來』缺少了『情』,這『傳換』就會跟著變了味兒,變成了銅臭,變成了交易,變成了買賣,變成了行賄,變成了受賄,變成了違法違紀。什麼東西一旦沾上銅臭,馬上就會被腐蝕,馬上就會變味兒,就算是原本純真的『人情往來』也不會例外。這難道不讓人感到恐怖、害怕嗎?
在我國,『人情往來』至少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重要組織部分。『人情往來』的文明,是中華民族偉大文明的重要標志,是構成中華民族古文明的強大支橕。如果『人情往來』變了味兒,這支橕中華民族古文明的基礎就會動搖,或許會開一個壞頭,讓各種不正之風、私情私欲,甚至腐敗都假借『人情往來』摻雜其中。今天,在過度的『人情往來』中,就有一些人是迫不得已,被動的加入到扭曲的『人情往來』隊伍中。
扭曲的『人情往來』是請了不該請的客,是吃了不該吃的宴請,是去了不該去的地方,是送了不該送的禮,是收了不該收的禮。不管你是有意,還是無意;不管你是主動,還是被動,反正在扭曲的『人情往來』中,有你的參與,有你的身影。在我國的歷史上,有一個詞,叫做助紂為虐。這個成語,出自《史記·留侯世家》《國語·越語下》中:『無助天為虐,助天為虐者不祥。』意思是幫助壞人做壞事,不管有心無心,就是助紂為虐。
不管你有什麼理由,『人情往來』絕不能少了情,缺了情。沒有情的『人情往來』,就一定是別有用心,就一定是另有企圖,就一定會助長不正之風,就一定會敗壞社會風氣。這是加重『人情往來』負擔的主要原因,也直接給『人情往來』帶來陰影和負擔。任憑其發展下去,就一定會敗壞社會風氣,攪亂正常的『人情往來』方式。
強行交換下的『人情往來』,哪還有一點真情可言?純真的『人情往來』,一定是把利益的考量與親情友誼分開,一定是把權力的交換與情義鄉風分開。清明的『人情往來』,纔能把我們從計較、交易和虛偽中解脫出來,讓我們的情感體驗更加純粹,更加暖心,更加溫馨。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