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今年八十歲了,但她用過的縫紉機依舊放在床頭旁。
這臺縫紉機是上世紀70年代上海產的蜜蜂牌腳踏縫紉機。臺板是明亮的米黃色。臺板上黑漆縫紉機頭完好無缺,『蜜蜂牌』三個金黃色字體依然清晰,臺板下的腳踏板、機架和飛輪都完好無損。拉開臺板左下方的小抽屜,裡面還是滿滿當當的,各色線軸、小剪刀、大大小小的梭針、梭套都有,打開梭套裡的梭芯,竟然還纏著一圈圈厚厚的白線。
父親先後給母親買了兩臺縫紉機。第一臺縫紉機是敦煌牌縫紉機,後來由於搬家,只能將縫紉機賣給同村的人。到外地之後,縫紉機緊缺,父親托熟人買了這臺蜜蜂牌縫紉機,一直使用到現在。
母親十分愛惜縫紉機,第一臺敦煌牌縫紉機,母親在踏板上包著紙片,頭腰、手動後輪上纏繞著布條,生怕磨損。使用完畢後,總是用一塊布蓋好,挪動的時候,不讓掀動,總是要抬著支架小心的移動,這樣不損傷機器。
因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帶著我們姐弟四個孩子生活很艱難,我們的衣服基本上都是母親親手縫制的。母親白天在生產隊做工,晚上總是要等我們都睡下,纔在燈下踩著縫紉機趕做衣服。那時候,母親年輕手巧,特別是母親給我做的書包,讓伙伴們十分羡慕。那個書包是母親用平時做衣服剩下的邊角布料為我拼做的,色彩多,三角形構圖新穎,讓我的小伙伴們十分羡慕。
上世紀70年代,我們生產隊有30多戶人家,就兩家有縫紉機。記得有一次,生產隊隊長郭新有第一次去鄉政府參加『三乾會』,他特別高興,頭天去了大隊代銷店扯了幾尺藍色布料,讓母親給他做中山裝,還讓母親給他將紐扣鎖了。母親說,中山裝要上領上袖加四個兜,特別繁瑣,她整整熬了一夜。第二天隊長穿上新中山裝,那個高興勁兒,讓疲憊的母親感到十分欣慰。
那個時候,因為縫紉機特別少,所以,親戚也常常將縫紉機活拿來讓母親做。姨媽、姑姑的兒女要結婚了,先後帶來了一包袱衣料,讓母親給表姐做嫁妝,給表弟做婚裝。特別是春節前,村上結婚的人家也都讓母親做這些活,都說母親做的活相當細致。特別是春節前,這些活一大堆,其他人家都忙開年事了,買菜蒸包子,可是母親還是做不完那些活,急得弟弟對母親說:『人家都過年了,咱們什麼時候過年呢?』母親笑了,拍著弟弟的肩膀說:『等媽把這些活趕完了就給你過年(買肉買菜蒸包子)。』姨媽、姑姑看到母親做好的那些嫁妝、婚裝,高興得笑個不停,同村的人都對母親的手藝贊嘆叫好,母親也十分高興。
2010年,母親已經73歲了,得知表弟表妹從外地回來,十分高興。於是將那臺縫紉機從房裡抬出來,因為外面的光線比房間裡好得多。抽空就踏制鞋墊,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趕做了二十多雙鞋墊,我打趣道:墊上新鞋墊,走出快樂路。母親和他們都笑了,那個笑聲,實在欣喜。
去年,我調到一個距家較遠的學校,要住在學校。和母親將縫紉機抬到光亮處,母親老眼昏花,自己已經不能穿針了,我穿好線,母親給我的床單縫邊,做活時頭放得很低。
今年母親已經82歲了,那臺縫紉機還是放在她的床旁,隔壁鄰居也常來借用縫紉機,這個時候,母親特別高興。取下蓋布,拿來方凳,然後坐在旁邊,邊看邊聊,聽著縫紉機聲,就像聽著自己喜愛的一曲音樂,歡笑開心。 歲月流逝,那『嗒嗒』的縫紉機聲越來越少,然而,那臺蜜蜂牌縫紉機卻帶著那麼多的回憶伴隨著母親,給年邁的母親帶來更多的回味和欣慰。(張勇/文)
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嚴禁在互聯網發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聞網 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4583608537 舉報郵箱:baitiebin@163.com 舉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 ||||
版權所有: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 中共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日報社主辦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