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級黨委(黨組)甄別近7萬名乾部
山西發生的系統性、塌方式腐敗中,吏治腐敗尤為突出,刷新吏治成為山西重構政治生態的重中之重。
山西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深入查找問題。乾部工作任人唯親、拉拉扯扯、團團伙伙,『小圈子』『小集團』現象嚴重;乾部『帶病提拔』問題突出;『三齡兩歷一身份』弄虛作假現象嚴重;違規用人屢禁不止……山西吏治腐敗最突出的7種問題浮出水面。
黨委(黨組)用人主體責任不落實;用人導向不正、用人標准把握不嚴;民主集中制執行不力;違背乾部工作規律用乾部;乾部政策不落實、制度空掛、程序空轉;對用人不正之風打擊處理不力、追責不嚴……10方面原因造成山西吏治塌方、歪風邪氣猖獗。
『在腐敗案件量多面廣、涉及乾部多、諸多案件尚未辦結的情況下,如何全面准確了解乾部、防止「帶病提拔」,選准、用好乾部,是我們面臨的最棘手問題,也是躲不開、繞不過、必須解決好的問題。』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坦言。
『三個一批』築牢治吏之基
把好乾部選出來,為優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和違紀違法者受懲治提供重要依據
『對乾部情況不明、底數不清,心中無數、手中無人』,這樣的情況難防『帶病提拔』,更影響選任乾部的准確性。
為了摸清底數,年初山西全面推進『三個一批』工作:甄別處理一批不廉潔、亂作為乾部,著力解決乾部『帶病在崗』問題;調整退出一批不作為、不勝任乾部,著力解決庸政、懶政、怠政問題;掌握使用一批敢擔當、善作為乾部,著力解決選拔乾部心裡無數、手中無人的問題。
山西省委專門下發文件,明確了『三個一批』的界定標准,讓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從查檔案、查個人事項報告、查民意、查業績、查線索、查案件等『六查』入手,開展『三個一批』甄別工作。『把好乾部、表現平庸乾部和有問題的乾部區別開來,為優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和違紀違法者受懲治提供重要依據。』組織部門相關人員介紹說。
調整不作為、不勝任的乾部一直是從嚴治吏的難點。山西以『六查』掌握的情況為依據,對那些沒有違法違紀行為,但在其位不謀其政、為官不為的乾部,該免的免,該降的降,該調整的調整。截至目前,全省對2059名乾部進行了誡勉談話,給予警告以上黨紀處分3063人,給予記過以上政紀處分1752人,調整退出乾部860人。
在甄別中使用,在使用中甄別。目前全省各級黨委(黨組)共對近7萬名乾部進行了甄別,掌握使用了一大批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乾部,全省共提拔使用乾部4411人,其中省管乾部213人。
『壓實』選人用人主體責任
建立選拔任用工作責任制,建立乾部『帶病提拔』等問題倒查機制和違規用人糾錯機制
山西某市市委要選任一批市管乾部,在『五個必審』過程中,一名乾部個人事項報告存在問題,按相關規定,該名乾部被組織部門『擋在門外』。市委書記打電話給組織部長表示感謝。
『如果在以前,一些「一把手」會認為是組織部門在選人用人上出難題、不配合。』一名組織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現在,『一把手』的觀念變了,選准、用好乾部是必須履行的責任,選錯、用錯乾部要嚴肅追究責任,『私心』沒了,責任心更強了。
談到黨委用人主體責任,山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盛茂林說,過去有的以『一把手』個人好惡、利益需要定標准,致使一些德纔平平、投機取巧,甚至『重病』在身的人得到提拔重用,利益導向、關系導向取代了乾事導向、廉潔導向。
為『壓實』黨委選人用人主體責任,山西健全乾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制,建立乾部『帶病提拔』等問題倒查機制和違規用人糾錯機制,對落實中央和省委乾部政策不力、選人用人方面問題突出、乾部群眾反映強烈的,不僅要糾正錯誤用人決定,還要嚴肅追究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職能部門和人員的責任。
山西查處一名『落馬』正廳級官員違規任用老鄉問題時,對9名弄虛作假、把關不嚴的責任人進行倒查追責,對7名責任人給予黨內警告或嚴重警告處分,將違規任用的乾部撤銷領導職務,降為科員。省直某廳原黨組書記、廳長任職期間違規任用乾部,對其本人和違反乾部任用程序的3名廳級乾部給予誡勉或黨內警告處分;對3名涉案的正處級乾部給予降為正科級或調離工作崗位等嚴肅處理;對4名組織人事部門乾部給予組織處理。
一年多來,山西省紀委立案查處29件用人腐敗案件;山西省委組織部查核違規用人案件234件,給予黨政紀處分109人,給予組織處理317人,並對42名領導乾部的『帶病提拔』問題進行倒查和嚴肅問責。
『織密』選人用人制度籠子
用制度明確用人權力的邊界,完善細化制度規定,厘定『用人權力和責任清單』
動議,是乾部任用的起始、源頭,也是最容易產生貓膩、夾帶私貨的環節。山西在乾部選任的動議、醞釀環節做足功課:組織部門根據工作需要,提出啟動乾部選任工作意見及初步建議,與『五人小組』成員溝通醞釀,再與其他領導溝通,形成工作方案;考察對象的確定和討論決定兩個關鍵點,都需依此程序先經『五人小組』會議醞釀,『五人小組』會議未通過的人選,不得提交省委組織部部務會和省委常委會研究,也不得臨時動議其他人選。
有專家指出,這樣就從源頭上避免了『一把手』把黨委的選人用人權當作個人的私權,把集體決策變為個人專斷。
山西出臺相關規定:沒有『五人小組』的部門領導班子和高校黨委都要建立乾部醞釀平臺,部門領導班子或黨組成員少於7人的,以領導班子和黨組為乾部醞釀平臺,超過7人須成立『人事醞釀小組』,並對其組成人員作了規范。明確提出,會議推薦不得以任何方式向推薦人事先指定具體推薦人選,談話推薦不得引導推薦人具體推薦某人,切實保障推薦人表達真實意願的權利。
與動議程序同步啟動的,是組織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對考察人選的『六查』:查檔案、查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查民意、查業績、查線索、查案件,並形成書面材料,報到『五人小組』。考察環節,注重考察對象的優點特點,更注重污點疑點,把住政治關、德纔關、作風關、廉潔關;強化『體檢式』考察,采取明察暗訪、調研考察、隨機走訪、家訪等方式,近距離『全景式』了解考察對象。乾部考察進行媒體預告,任職公示時間由原來的5個工作日延長到10個工作日;對省委常委會討論確定的提拔人選,一律在省級媒體公示,省委組織部和省紀委對公示期間舉報反映的所有問題逐一核查。
從動議、推薦、考察到討論、任用、公示等關鍵環節,山西用制度明確選人用人權力的邊界,規范、簡化、細化、量化自由裁量權;查找工作漏洞和制度缺失,完善細化制度規定,厘定『用人權力和責任清單』,斬斷利益鏈條,遏制權力尋租。
盡最大努力防止『帶病提拔』
嚴格履行程序層層把關,過『六關』方能被提拔
『今年3月呂梁選拔的4名縣委書記,就是嚴格履行程序,從151名符合條件的乾部中層層把關篩選出來的。』山西省委組織部一位負責人說。
這4名縣委書記經歷了『六道關口』:第一道是市委組織部對符合條件的人選進行初審;第二道是市紀委對反映的問題線索進行核實;第三道是有關部門對入圍人選及其配偶子女的房產、經商辦企業等情況進行核查;第四道是省紀委對市委差額推薦產生的人選進行廉政審核;第五道是差額考察,省委組織部部務會從中提名5人;第六道是省委常委會差額票決產生4人,面向全省公示,並對公示反映的問題逐一核實。
『雖然是崗位平調,也經歷了最為嚴格的核查。』從省供銷社副主任調任省交通廳任副廳長、總會計師的袁清茂,是今年調任吏治腐敗重災區——交通廳的省管乾部之一,整個選任過程從工作簡歷、個人有關事項到家人、鄰居都經過了深度考察,還有政治素質、工作能力的考核,關關從嚴、從實。
在考察某省管金融企業正職人選過程中,經審核檔案發現其出生時間、學歷等存疑被中止;在審核某省屬參公事業單位常務副職擬任人選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時,發現在房產方面存在瞞報被中止。一年來,共有29名省管乾部擬任人選在選任過程中被中止程序。
『堅持沒經過「六查」的乾部不動議,動議後無論哪個階段、環節,只要發現問題,堅決放下。』一位市委組織部長說。
吏治嚴則政風清
從嚴治吏促進乾部擔當作為,贏得群眾信任支持
『刷新吏治、從嚴治吏促進了乾部擔當作為,贏得了群眾信任支持。太原「城中村」改造,從過去11年3個村到今年半年37個村,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太原市委組織部負責同志介紹說。
『財政收入下挫,民生支出壓力大,農民脫貧任務重。困難不少,但只要努力辦法總是有的。』刷新吏治第一批選任的乾部,呂梁市委常委、孝義市委書記馬文革和班子成員正從各方籌措資金,啟動重大民生工程,並初見成效。
上任8個多月的省道路運輸管理局局長楊吉平,每天在手機上列出要做的工作以及改進工作的思考、計劃。『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工作,作風、機制上的積弊清理了不少。』
『冬閑,乾部可不能閑著。一是抓拆遷,有些工程得在這個季節拆除;二是抓審批、抓前期工作,為明年春天的工作打好基礎。』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說。上任僅3個月,談到發展面臨的諸多困難,從政治生態到乾部選任,從產業結構調整再到改善民生,張吉福如數家珍;談解決方案,從主體責任到產業布局,從資金引入到資本整合上市,融入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圈,對癥下藥。
左雲縣委書記胡勇到任4個多月,風塵僕僕下基層,重手抓安全生產、社會問題,跑項目審批、產業布局,乾勁十足。
『一年多來,山西在從嚴治吏上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一些成效,但山西淨化政治生態還任重而道遠,從嚴治吏尚需久久為功。』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