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伊春新聞網 > 今日爆評 正文

低價旅游?是貪心還是欺詐?

http://yichun.dbw.cn   2015年11月09日 15:01:41

  做生意明碼標價,表面上看是做到了公平買賣,即使誰吃虧上當,也是願打願挨的事。而低價旅游,卻透著許多不確定性,價格低到什麼程度?旅程中有何附加條件?違約了會受到什麼處罰?如果不提前把這些事情搞清楚,一旦成行,那旅途中必然會遭遇許多剪不斷理還亂的麻煩和紛爭。

  至於是哪家旅行社開了低價旅游的先河,考證已沒有意義,但這種另類的旅游模式卻如蝗蟲鬧災,飛過了長城內外,越過了天涯海角,把一些熱衷低價旅游的游客戲耍的暈頭轉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歡天喜地地去了,垂頭喪氣地回來,吃沒吃好,玩沒玩好,只積攢了滿肚子的怨氣,卻又無從發泄。只要是參加低價旅游的游客,旅途遭遇都極為相似,那就是會被導游強迫購物,稍不順從,便會當眾招致冷嘲熱諷,甚至是謾罵毆打。不購物,脫不了身,購了物,又上當挨宰,於是糾紛和爭執便充斥了整個旅程,且投訴無門。

  低價旅游也是明碼標價,貌似公平合理,實質上卻存在暗箱操作。而絕大多數游客在出發前,對這種『潛規則』都是心知肚明的,只是為了省錢纔抱著僥幸的心理甘冒風險。如此一來,面對著低價旅游而產生的各種糾紛,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了。是游客貪圖小便宜,默認了『潛規則』?還是商家惡意炒作,設置了欺詐的陷阱?調查顯示,這兩種情況是並列存在的,商家的暗示誘導了游客的貪心。

  前不久黑龍江的一對夫婦去香港旅游,就是參加了這種低價游,結果因滿足不了導游的購物要求,被毆打致死。其實,參加這種低價旅游團,游客被導游辱罵或毆打的事時有發生,只是沒有出人命而已。盡管這種新聞經常曝光於媒體,但太熟悉的事情往往會讓人產生麻痺心理,一旦涉及到自身就會喪失警惕性。於是張三被騙,李四接著去,王五剛回來,孫六又進團了,這種貪心就似瘟疫傳播,無醫可用,無藥可治。也正是由於擁有這樣一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龐大群體,低價旅游的生意纔會經營得如火如荼,在巨大利潤的驅使下想要『金盆洗手』,談何容易?

  鑒於這種情況,國家旅游局最近發布一個提示,強調游客要自主抵制『不合理低價游』,並規定參與非法『不合理低價游』的買賣雙方均承擔法律責任。盡管這項規定還需完善,爭議雙方各執一理,但起碼對某些貪心的游客和某些黑心的商家敲響了警鍾,這種低價旅游應該止步了。有一句公益廣告說過『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套用到這種低價旅游中也很適用,那就是『沒有貪心,就沒有傷害』。一個健康的旅游市場,離不開成熟理性的游客,只有當買賣雙方不再為『貪心私欲』所捆綁,旅游亂象纔會回歸正道。

作者: 王興柱    來源: 伊春日報     編輯: 李春紅
文化園區裡
    牆上掛著剛穿好的紅辣椒,地裡還有一大片秋白菜,菜地後是幾間茅草房……
記者眼中的記者們
    ——2015年首屆伊春國際森林馬拉松賽事剪影
『森林之城』戶外青旅『高調』參賽
    迷你馬拉松比賽報名剛開始時,40多人的森林之城戶外青年旅捨早早的報上了『大名』。
熱點推薦
打破職務消費的『筐』
    職務消費是個『筐』,啥都可以往裡裝: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搞個學歷……
民生調查:『臨時工』究竟是什麼工?
    『臨時工』,一個在計劃經濟時代耳熟能詳的詞匯,